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意图入境,逐步感悟;想象意境,吟诵背诵。
3.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接触古诗,可以说是初入门径。而古诗很讲究意境及其韵味,老师如果在教学古诗时进行繁复冗长的讲说,必将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把古诗教学着眼点放在创设情景上,从搜集的资料入手,通过多媒体展示,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真切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懂得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啊?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也想带你们
去一个地方(出示鹳雀楼图片)板书鹳雀楼。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市黄河道边。楼高三层,因
为这里常有鹳雀栖息于上,所以被称为鹳雀楼。说说鹳雀楼给你怎样的感觉?(简笔画鹳雀楼)
2、站在鹳雀楼上,向前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中条山,向下可以看到奔腾不息的黄河。它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它之所以这么有名,和一个人,一首诗有关,这个人是….. 唐朝的大诗人王之涣,他曾经登上鹳雀楼,写下了当时的感想。板书 登提醒登的读音deng。
3、齐读课题,鹳雀楼是一个名字,要连起来读,登是一个动作,读的时候要停一停!
二、初读古诗,读出韵律
1. 今天我们随着盛唐大诗人王之涣,来到了鹳雀楼 ,配乐:简笔画山、夕阳、黄河
这是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鹳雀楼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更加迷人。诗人王之涣在信步登上鹳雀楼,凭楼远眺:连绵起伏的群山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夕阳渐渐消失在山的背后,脚下的黄河波涛汹涌,滚滚不息奔向东方,汇入大海。看到这美丽壮观的景象,诗人禁不住心中的激动,提笔写下了这首诗《登鹳雀楼》出示,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