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枫树上的喜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为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但是这篇童话又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的童话大都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讲述者是置身事外的。而这篇童话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穿插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2、照样子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借助“?”、“!”、“……”来表达。
3、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话故事的真谛。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新词。
2、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中都有些什么?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认识枫树。
(1)找出描写枫树的句子读一读。
(2)读一读描写枫树的句子,这里把枫树比喻成什么?
生: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
(3)师:枫树和太阳伞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能遮荫,枫树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2、认识喜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