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小毛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1-2自然段、第7自然段,借助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替换词语等方式体会重点词 “生机勃勃、九牛二虎之力、色彩斑斓”的意思并尝试运用,随文学习“整、布”两个生字。
2.通过圈画描写小毛虫的语句,想象画面、对比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小毛虫:笨拙、可怜;蝴蝶:灵巧、轻盈、美丽。
3.学习借助提示词讲述1-2段及第7段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毛虫变化前后的特点:笨拙、可怜——灵巧、美丽。
2.借助词句提示完整地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
学习借助提示词、句,清晰、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
教学准备:
PPT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2课《小毛虫》。看,它来了,快来和它打个招呼吧。[粘贴图片:小毛虫]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只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老师这里还有两幅图,谁愿意按顺序将它的变化贴在黑板上。[生粘贴图片:图(1)茧 ;图(2)蝴蝶]
二 学习1-2自然段,感受小毛虫的笨拙、可怜。
从小毛虫变成茧,再变成蝴蝶,发生了怎样的小故事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