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小学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灰雀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26 灰雀》优质课教案下载

灰雀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为前苏联儿童文学家谢尔盖·阿列克谢耶夫所著,李声权翻译,选入课本有所删改。文章叙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列宁通过谈话,谆谆善诱,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鸟归园。

全文共13个自然段,文字朴实,情感真挚,内涵丰富。文章第1自然段先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灰雀的惹人喜爱,颜色漂亮,动作轻灵,歌声动听。再描写列宁对它们的态度,“每次走到”,“都要停下来”“仰望”“经常”“带来”,这些词句,都体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第2自然,其中一只灰雀找不到了,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找到,体会列宁此刻着急的心情,为下文作了铺垫。

第3~10自然段,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列宁遇到一个男孩,与他交谈中发现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列宁不动声色地自言自语,为灰雀的失踪可惜,又询问会不会回来。以此使孩子内心触动,引导孩子放鸟归园。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在第11~13自然段中,那只失踪的灰雀又重新回到了公园,男孩也没有受到责难。

故事中,列宁含蓄、委婉地与男孩交流,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可以感受到列宁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男孩认识错误并主动改正,让鸟儿重得自由。文章最精彩的便是列宁与那个小男孩的对话,两者之间寥寥数语,却暗潮涌动。在人物对话中,他们各自会想些什么呢?猜测一下人物的心理,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更好地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2.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心里想法,体会列宁对儿童的尊重和呵护。

3.?能边读边思考,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相关语句。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从男孩的思想转变中感受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问:课文中有两个重要人物,是谁?

  3.填充方式复习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列宁每天来到这儿,都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他们。可是有一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列宁找遍了周围的树林,都没有找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列宁此刻的心情,以及其中那个词告诉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