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夜雨寄北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教学目标

能够结合《十一月风雨大作》和《夜雨寄北》分析出古典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的涵义、类型及表达效果。

二、任务分析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学生对《夜雨寄北》和《十一月风雨大作》这两首诗所写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一般都能准确理解。但对诗的表达技巧如构思技巧、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等,则往往不易说清。对这两首诗的表达技巧而言,虚实结合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法,理解了这点,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构思技巧、抒情方式就很容易理解了。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将“虚实结合”作为教学目标的关键词。

《夜雨寄北》里当前之景为实,设想未来之景为虚;《十一月风雨大作》以当前之景为实,梦中之景为虚。

2.学习结果的类型

本课教学目标属于学习结果中的概念学习(能够结合《夜雨寄北》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分析“‘虚实结合’的涵义、类型”)及规则运用(能够结合《夜雨寄北》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分析出“‘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3.学习的起点能力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附录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板块。学生在小学背过不少古诗,但对于“虚实结合”这种表现手法没有作为教学内容学习过。

4.使能目标的分析

要完成教学目标,首先要进行虚实结合概念和类型的学习。

三、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即教学目标。

2.教学难点:教学目标中的“‘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3.教学时间:1-2课时

4. 预习活动:根据注释理解诗歌意思,并能背诵全诗。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 情境创设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这首诗明白易懂,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是实写;后两句转换角度写故乡亲人登高插茱萸时对自己的思念,是虚写。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二、探索研究

(一)问题:什么是“虚实结合”?

1.广义的“虚”“实”和“虚实结合”

①“虚”“实”

“虚”与“实”这对哲学范畴,在我国古代文论中有广泛地应用,在意境结构论中也表现出来,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欧阳修《六一诗话》)这句话的含义十分丰富,其中一层是告诉我们,意境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一方面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意境从结构上看,正是二者的结合。所以,后人将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把其中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是伴随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即所谓“不尽之意”,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如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中描写诗人游一个花园,但园中无人,久扣柴扉而不开,十分扫兴。这样的园子,门前的台阶上都长满了青苔,说明一向游人很少,更添了遗憾和惋惜。但诗人能突然从失望和遗憾中翻出一层新意,写一枝怒放的红杏不甘寂寞,伸出墙外。它那盎然的生机足以引起诗人对满园春色的联想。园虽未入,但园中的一切均可想而知了,诗人由扫兴而变为高兴。此诗具体描写的园外之景,就是实境。而诗人不得进园的遗憾,由一枝红杏引起的怦然心动的愉悦,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满园春色、百花盛开的推测和联想,则是由实境开拓的第一层审美想象空间;由红杏的探出墙外,紧闭的园门与联想中的满园春色,又构成了新的矛盾关系,从而把人引入哲理的思考,得出美好的东西总是锁不住的结论,这是由实境开拓的第二层审美想象空间。这两层审美想象空间,就是虚境。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五、作业布置

完成自编讲义中的课内研读练习题和课外阅读练习。

六、课内研读练习

一、虚实结合的概念和类型。

古典诗歌一般总要经常借助一定的实物实景来表达抽象的、虚的情感和思想。

“虚实结合”的类型:

(1)当前之景为实,设想未来之景为虚

(2)当前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为虚

(3)从己方的角度写为实,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

(4)客观存在之景为实,主观想象(梦境、仙境、誓愿等)之景为虚

“虚”和“实”结合,丰富了意象,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二、分析《夜雨寄北》虚实结合的类型和表达效果。

属于虚实结合的第一种类型,将之景之情与当前之景之情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当下的孤苦寂寞,烘托一种悲凉的氛围。诗人意图用想象之景冲淡眼前的愁苦,抒发了对故乡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