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1、学生能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充分发挥学生想象,感受意境的基础上,感受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教学重点:品读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悟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情感体验,感受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由于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他们诗词积累少,知识面窄;诵读能力不高,在分析理解及语言表达上非常有限,大多停留在只能解释诗词内容的浅显层面,不能较深入地理解诗词之美,诗人之情,以及诗词所承载的中华精神文化的内涵。因此,作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更要注重学法的指导。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精辟的用词;帮助学生走进诗人所处的特定时空,触摸诗人的心灵,感受诗人的情怀,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诗的积极性。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一、诗词激趣,引入新课
师:骆宾王七岁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王维十七岁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白居易16岁时作“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们都是年少有为,他们都意气丰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潼关,感受少年谭嗣同的豪情壮志吧!
二、走进作品,感受魅力
(一)初读感诗情
1、自读诗作,要求学生能结合注释初步了解作品内容,并尝试自己诵读。
(1)师:请大家打开语文书,结合注释,自由的朗读潼关。
(2)师:谁愿意为大家读这首诗?
(3)师:字音读得真准。你能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
预设:路过潼关的所见所闻所感。
(4)师:我们像这位同学这样,一起来把这首诗读一遍。
(5)学生齐读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潼关
谭嗣同
谭嗣同的生平经历——知人
潼关的写作背景 ——论世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