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本文作者自述其志,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七年级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适时引导学生们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与探究能力的要求,我设计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字汇并掌握其用法及了解“铭”的体裁特点。

2.学习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以读促教,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志趣追求。

四、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五、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写法。“托物言志”这一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如何很好地掌握“托物言志”手法定为教学难点。

六、教学方法

1.教法:

诵读法,正所谓熟读生巧,朗读不仅可以锻炼诵读能力,还可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从而获得语感的训练。

启发式教学法:用此法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学法:

预习法:初步了解文本,破除与文本的陌生感。

合作探究法:训练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

七、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音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

八、课时安排

一课时

九、课型

讲读课

十、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唐朝有位著名的诗人,因参加过当时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这位诗人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这位诗人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这位诗人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这位诗人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这位诗人想,这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他又写下一篇铭文,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千百年后,这篇铭文则成为“天下第一铭”名垂千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铭文。

二、介绍作者并解题(见多媒体)

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十一、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说我们得与失?

十二、课后作业

任选一个题材,仿写课文,如 “考试铭”、“教室铭”、“学习铭” ”、“卧室铭”、“朋友铭”等等(亦可自拟题目)。

十三、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居室环境高雅

陋室不陋 人物交往高雅

生活情调高雅

托物言志------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十四、教学反思

朗读教学贯穿课堂的始终。这篇课文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让朗读贯穿整堂课,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巧妙的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逐步走入文本。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在寻找答案的同时,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挖掘其意义,使学生在深入的过程中理解全文。课外延伸采用了仿写的方式,进行情感价值观的引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本堂课的最大优点在于朗读环节,每一次朗读都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其次是重点较突出——翻译课文。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还需改进。首先,课堂整体气氛不活跃,尤其是在翻译环节的发言,形式过于单调,没有充分发动大部分同学积极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其次,在翻译过程中没有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本课较简单,可以让学生只看原文自行翻译,有疑问时看课后注释,若不能及时解决,可提出来让同学们一起讨论,若还是没有结果,老师再进行点拨指导;再次,本课采取小组逐句翻译的形式,这不适用于简单的文言翻译,不妨大胆让学生自行翻译;最后,本堂课最大的弊病是教学时间掌握不当,内容不够精当。今后的教学任重而道远,希望能在各位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