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一、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语气。
二、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三、体会运用对比和衬托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四、理解寓言的含义,感受愚公的精神及形象。
《愚公移山》选自战国时代的道家《列子·汤问》,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篇寓言故事,它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篇幅短小。
《愚公移山》寓言最值得品的是愚公这一艺术形象。太行、王屋既高又大,而愚公仅以全家的力量来移山,这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愚蠢”的了。运土石,地点是“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路程如此遥远,而帮助他们来移山的又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往返一次需时一年,这又进一步显示了愚公之“愚”。但所有这些,仅仅是事物的表象。及至智叟前来阻止移山,愚公说出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他的形象霎时变得高大起来──原来他的见解远远超出一般人之上,他是“大智若愚”的! 最后愚公的精神终于感动上天,上帝助其成功。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必须建立在本文是寓言故事这一基础上,否则便会产生断章取义的看法。故教学重点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比上,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放在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的理解以及神话结尾在文中起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一、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资料,了解寓言的特点。
二、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主动阅读课文,反复朗读,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活动一:朗读课文 积累文言
任务与意图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学会归类来积累文言重点字词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一、朗读课文,注意读音
二、检查文言掌握情况
1.通假字:
(1)始一反焉 (通“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 (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 (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通 (“垄”,高地)
2.古今异义:
(1)惩山北之塞 (古义:苦于 今义:惩罚)
(2)何苦而不平 (古义:愁 今义:痛苦)
(3)惧其不已也 (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3.词类活用:
(1)毕力平险 (形容词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4.一词多义
(1)且:①年且九十(将近) ②且焉置土石(况且)
(2)毛:①深入不毛(长草) ②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草)
5.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您的力气,连魁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率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
(3)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啊。)
教学活动二:抢答问题 理解内容
任务与意图
通过抢答问题,把握课文内容。(锻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及关注细节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一、本文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愚公、愚公之妻、智叟、遗男、愚公家人、操蛇之神、天帝、夸娥氏二子
二、愚公多少岁?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这节课,我们围绕“愚”一字,读懂了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寓意。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寓言是一种表现精神和思想的方法,《愚公移山》提供的就是一种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雄健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只要我们需要,那就应该继承并发扬。
1.朗诵课文。
2.从下面两个场景中任选其一,以课文相关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写一个片段。不少于200字。
(1)愚公一家和邻家小儿“移山”
(2)愚公与智叟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