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八年级上册《春望》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之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归纳要点,抒发感想。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从《诗经》到现在,诗歌一刻也没停止它前进的脚步。从小我们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以说,诗歌是伴着我们成长的。下面,我们像中国诗词大会一样来做一道抢答题。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杜甫,字子美,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2、写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溅(jiàn) 搔(sāo) 浑(hún) 胜(shēng) 簪(zān)
2、听朗读录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指导朗读: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和212式。
3、学生个别朗读,全班集体朗读。
4、学生分四小组合作理解四联诗句,引导读诗的方法:抓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构建画面,由画面表述引导到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的精妙。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本句诗写出了“春望”所见,一个“春”字表明了季节时令,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战争离乱的残破之景,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长安城之景,令人满目萧然,为全诗渲染了悲凉气氛。这一句应抓住"破""深"二字来体会,它们把一幅满目凄然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可见诗歌炼字之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