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答谢中书书》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学习重、难点:
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寄情山水的心志。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么?也许你们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霎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兰兰的天空,广袤的大地,挺拔的群山,青翠的树木……无不让你心动神往。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心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起去欣赏。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感知美景。
通过浏览图片,带学生走进课文,让他们对文中的景物有个初步的印象和美感。
(二)认识作者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人。南朝时人。有《陶隐居集》。曾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浑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山中宰相’”。
(三)理解题目
1、作者这个标题给我们传达了怎样的信息?
这是作者给一个姓谢的任职中书的朋友的书信。
【知识链接】“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称“尺牍”或者“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然而,我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都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 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得十分完美。文学史上,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林觉民的《与妻书》等等书信或抒发感情或描写景物,脍炙人口,千古不朽!
(四)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对字音,读准停顿,读出自己的情感。
2、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明确:“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围绕“美”字展开叙述。
3、文中的景物很美,那到底美在哪?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以“这里的景色真美,美在 ”的句式仿写句子。
明确:①这里的景色真美,美在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一层色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映,情趣盎然。
②这里的景色真美,美在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林,四季长存,多像两幅缀以碧玉翡翠的巨锦,绝美无比。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处景物描写,分析起采用了什么方法?
明确:动静结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这里高山,石壁,竹林是静态的事物。河流,猿鸟,沉鳞是动态的事物。潜游的鱼儿在黄昏之际竞相跃出水面,划出一道道弧线。这样苍翠、静谧的树林间传来阵阵鸟鸣和猿啼。这样一动一静,一松一弛,不会因为没有动感而缺乏生机,略显呆板,也不会因为全是动感而显得杂乱。
(五)再读文章,体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