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白杨礼赞》是茅盾散文的代表作,写于1941年3月,当时抗日战争正进入最艰苦的时期,北方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强不屈,团结抗战,建立了强大的抗日根据地,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揭示了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抒发了对白杨树的由衷赞美之情,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教育学生学习革命老前辈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和意志。同时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也要始终为自己的信念而努力,始终要保持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学了不少文章,但本文是初中生第一次碰到的运用象征手法写作的散文,学生在写作方法上的理解和运用并不十分熟悉。《白杨礼赞》这篇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由物及人,托物言志,意蕴深远。因此我把这节课作为学习象征手法的范例,学生通过批注思考、合作研讨的方法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定为: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本节课首先展示白杨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并使学生初步感知白杨树的外观特点;接着从题目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吸引学生主动追根溯源,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边读书边思考“白杨树的哪些地方值得作者礼赞呢?”分析白杨树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品质;进而让学生寻找白杨树的这种精神品质与北方军民的精神品质有什么相似之处,使学生把握象征手法的特征;最后,通过老师的讲析指导,学生理解本文的象征意义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多媒体:PPT展示白杨树图片;
教材:分析文章;
实物投影:交流展示学生所写的文段。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精读批注,把握文章内容。
2.学生通过批注思考、合作研讨的方法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
3.学生小练笔,体会“象征手法”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并学习西北军民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和意志。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1.探究文中是如何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精读分析 思考讨论 拓展练笔 展示交流
一、兴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白杨树吗?你们仔细观察过白杨树吗?它们的外观有什么特点?
(展示白杨树照片)
今天我们学习茅盾的《白杨礼赞》,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同时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二、分析理解
提问:
本文的题目“白杨礼赞”,什么叫“礼赞”?
追问:
白杨树的哪些地方值得作者礼赞呢?
要求:
1.学生通读文章,精细批注
提问:
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格各自表现了它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为表格式,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白杨礼赞
茅盾
【象征】
(团结向上、不屈不挠的)白杨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西北军民
<托物 言志>
教学效果: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学生思考探讨,教师引路指导,学生在理解写作手法上有了很大的收获。以课文为范例,教会学生有效阅读,正符合“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与研究实践”的科研课题相符合。
教学总结:
优点:
1.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抗日军民坚强不屈的精神。文章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性——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个顺序组织文路的,所以,在本节课,我教学的重点放在描写白杨树形象、性格以及揭示其象征意义的段落,教学重点突出。
2.在分析理解象征意义的过程中,我采用逐层深入的方法,从白杨树的外在形象特征入手,再联想到它的内在气质,进而找出白杨树的精神与抗日军民精神的共同点,从而理解象征意义,这一过程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水到渠成。
3.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精细阅读、学生思考讨论、学生理解交流、学生写作训练,学生展示交流,整个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足:
1.在学习的过程中,个别学生跟不上进度,对象征手法理解得朦朦胧胧,还需要老师继续指导。
2.学生小练笔,个别学生没有完成,了解原因有三:一方面是面对事物联想不到象征意义;另一方面,力求完美,想得过于复杂,没写完;再有就是个别学生对象征手法还不是太理解,这些学生有待于课下完成或给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