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教材分析

《白杨礼赞》是统编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八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是散文单元,所选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白杨礼赞》是由现代著名作家茅盾于抗日战争时期完成的。茅盾还是社会活动家、文学评论家,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是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他四处讲学时的所见所闻,使得他认清了重庆及延安两个政党的巨大差异,意识到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紧紧的将普通农民凝聚在一起,是民心之所向,是能够给全国人民给中国带来希望和未来的政党。他由衷的想歌颂共产党的功绩,然而当时言论不自由以及政治迫害的社会现实使得作家们无法直抒胸臆,自由表达心中所想。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这篇明则赞美白杨树实则赞美共产党的传世之作应运而生。通过使用象征的写作手法,赞颂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团结一心,不畏艰辛,英勇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此文一经发表,便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全文从头至尾未现共产党这个词,但对文学人士却不言而喻,心知肚明,激励了无数的进步人士。

全文的思路是: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引出作者观看的“单调”感;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它的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高声赞美白杨树”。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全文的思路都很清晰易懂,至于政治背景,学生明了即可,无需多讲。本文有许多的教学点,本节课着重于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象征,学生是能想到生活中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的,并且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设计班徽、组徽或图标时,学生就是在赋予这些图形一定的象征意义。所以对于象征手法的学习可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谈起。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文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能力目标:读懂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认识象征的艺术手法。

过程方法目标:学习本文,宜默读与朗读相结合。在默读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作品的语言,潜心聆听作者的心声;在朗读时,我们可以融入自己的情感,跟随作者的心海一起荡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发扬中华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其突破

教学重点:读懂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象征的艺术手法。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节课重难点的突破主要依靠“读”。“初读”是边读边领悟、体会,整体感知课文;“品读”是对象征艺术手法的学习,在此基础上读出感情。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也体现这一思想,在“读”法上产生变化,由浅入深地训练学生的阅读和感悟能力。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学生介绍班徽导入运用象征手法的典范之作《白杨礼赞》。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勾画描写白杨树的句子,概括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精神。

品读课文 小组合作

再读课文第7、8自然段,小组合作探究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层层深入地把这种意义揭示出来的?

教学过程为表格式,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六、板书设计

笔直向上

靠拢

力争上游

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七、流程图

介绍班徽,导入新课

初读课文:感知白杨树的外形和内在精神

品读课文:读懂象征意义,认识象征手法

悟读课文:礼赞白杨,升华情感

学以致用:运用象征手法进行片段写作

八、教学反思

《白杨礼赞》是统编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八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是散文单元,所选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作者言论不自由以及政治迫害的社会现实使得他无法直抒胸臆,自由表达心中所想,因此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借礼赞白杨树来礼赞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团结一心,不畏艰辛,英勇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全文的思路是:刻画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它的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它的象征意义。然而,课文所描写的画面与精神境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差甚远,学生初次学习这种象征的艺术手法,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备课时,我反复参考了网上的一些资料,在教学中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班徽设计突破重难点

学生对于象征这种艺术手法非常的陌生,但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在小组建设中学生设计班徽、组徽时就是在运用象征。采用介绍班徽的方式导入新课,既是设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让学生对象征有初步印象,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在学习完课文后再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谈自己对象征的理解,老师最后再出示象征的概念,同时在板书设计上,图文并茂,使象征这种艺术手法一目了然。

二、力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1.设计了“变序”教学。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后,直奔与课文中心密切相关的段落,先学习“白杨树的特点”,这就与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自然衔接,而又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黄金时段,集中学习课文主要段落。学习白杨树的特点之后,自然引第7、8自然段,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并认识象征这种艺术手法;最后补充社会背景,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运用象征的手法礼赞白杨树。既突出了重点,又梳理了顺序,条理异常清晰。

教学反思为节选,更多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