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回延安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教学创意

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朗读促理解,以朗读悟情感,将朗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

学习诗中比兴、夸张、拟人等手法,学习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诗歌,体会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真挚炽热的感情。

朗读诗歌,把握独特的形式与语言风格。

朗读诗歌,理解诗中地域特点和民俗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热爱延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革命群众的思想感情。

自觉学习延安精神,继承延安精神。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

四、教学设想

1.由于这是一首距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所采用的形式又不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因此有效地导入,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是我备课时精心设计的一个环节。

2.在课文分析的过程中,对延安的历史及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要有针对性的介绍,让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全诗的主题。

3.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进行,辅以朗读方法的指导,通过朗读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体会诗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学习运用比兴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强烈地感受延安红色圣地的精神。

4.结尾处,分析诗作哪些方面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特点,先出示对信天游的介绍,让学生理解本文的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文化意蕴。

五、教材分析

《回延安》是一首抒情诗,当我们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时而飞腾激越、时而深挚缠绵、时而热烈明快、时而深沉婉转,全篇大开大阖,起落自如。炙热感情,融贯全诗,感情调子的变换形成了作品的波澜跌宕,无论是重回延安时的激动和欢欣,还是对往昔成长的回忆,对团聚场景的描绘,抑或是对延安巨大变化的赞叹,对其历史功绩的颂扬,无不饱含着对延安和延安人民的无限热爱和眷念。

感知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态度,体会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分析诗作的写法特点,都可以通过朗读教学来完成,以读促解,以读促品,以读促析。

把握诗人的感情基调指导学生朗读,诗作的感情基调“直白、热烈、豪迈”诗作前后的感情基调略有变化,细分:起始激动、热烈,继而真挚、喜悦,最后激昂。朗读形式:集体朗读、自由朗读、个别朗读。

六、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执教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八年级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对现代诗歌的韵律和作者抒发方式等还比较生疏。考虑到这一点,我认为一蹴而就的朗读不科学,也不可能达到反复朗读的效果,只有逐层递进地开展朗读教学,对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帮助。于是,我将整个课堂教学以朗读为中心分为了三大板块——“朗读诗歌”“品读诗歌”“赏析诗歌”。其中第二板块是学习的重点所有语言的品味都是通过问题引导和朗读,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当然这种体会有深有浅,但是都是学生自己所得。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学生的朗读将渐进一个高潮,思维与智慧也将在这个环节中迸发出火花。

七、教学方法

朗读法、赏析法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4年7月4日,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厅内的一块展板前,站着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当老人看到展板上的一段诗的时候,他激动地说:“我16岁到的延安,一踏上那块土地,我的命运就和延安人民连在了一起,几十年来我无时不再想念延安和延安人民“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位老人就是著名诗人贺敬之,展板上的那段诗选自他著名诗作《回延安》。

二、教学铺垫

1.延安简介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延安就成为全国有志青年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圣地。

2.作者简介

贺敬之,诗人、剧作家。15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6岁赴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的贺敬之与丁毅执笔创作新歌剧《白毛女》。之后又离开延安,奔赴解放战争的新战场。这首诗是作者1956年从北京回到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的。

3.信天游的体裁特点

“信天游”陕北民歌,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起兴,下句道出真意。每一节上下两句都押韵,多节可连用一韵,也可换韵。多节时,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十、布置作业

1.课外延伸:

吴伯萧《记一辆纺车》

在革命的年代里,延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一直影响着中国几代人的三种精神: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思考: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体现了怎样的“延安精神”?

2.仿写:

请仿照第二章写作手法,写一首200字以内的小诗,表达你对父母养育之情的认知与感悟,题目自拟。

附,教师板书

回延安心情————激动热烈

忆往昔成长————真挚感激

绘团聚场景————喜悦热闹

赞巨大变化————惊喜赞叹

展未来前景————激昂豪迈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