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部编版《5 大自然的语言》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点拨法
课型:讲读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第一课时
一、课前热身:学生分组展示积累情况
背“二十四节气歌”。
2、背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含义。
3、积累古代农谚。
4、到黑板默写古诗文。
二、师导生学:
(一)激情导入:(展示四张四季风景图片)同学们,你能根据画面说出相应的古诗名句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生机盎然的春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这是热情似火的夏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孕育成熟的秋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深沉静美的冬天。瞧,四季以它多彩的画笔向我们传达了千变万化的信息,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领悟大自然语言的奥秘。
(二)展示目标:
1.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学会概括说明的内容(重点)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难点)
3.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重点)
(三)教学过程:
1、走进作者: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2、背景链接: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竺可桢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整体感知:根据课前预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是哪种类型的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