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核舟记》是一篇经典课文,被编入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或记事,或记游,或状物,或抒情,内容涉及自然美景、幸福生活、精湛技艺等,让师生们在学习中了解古人思想,体会古人的情趣,感受古人的智慧,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进而传承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核舟记》选自清朝涨潮编写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是明末魏学洢所写。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是概述王叔远的高超技艺和核舟的来历、主题,接着以空间顺序,按照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船背的顺序依次进行说明——这是课文学习的一个重点,最后对小小的核舟上所雕的物件进行统计,并发出由衷的赞叹。全文结构严谨,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主旨明确,简洁生动地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特点,着力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教师无论是进行教学设计,还是课堂引导学生学习,始终要始终把握这一点。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老”课文,如何上出“新气”“活气”“文气”,也在考验着教师的经验和智慧。
对于文言文的文意疏通,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如果借助工具书,联系课下注释,结合一些疏通技巧和积累的文言词语,多数学生基本上能够疏通出课文大意。从课堂教学看,这一分析基本上契合学生实情。
同时,从以往经验看,在教学中适时安排一些学生活动,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促进教学目标顺利完成。事实上,以前在给往届学生在上本课时,教师也确实安排了一些学生活动,学生上课热情也很高涨,但总感觉“热闹”有余而底蕴不足,尤其是对核舟的介绍缺乏进一步的理解,对本文体现出的传统文化缺乏品味能力。这也成了教师在本次教学设计中着力避免和改进的一个问题。
一、知识与能力:
1.简要了解作者和出处;
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理清思路,体会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详略安排;
4.感知内容,理解、总结课文主旨。
二、方法与途径:
本次教学设计,基本上是按照我校“345卓越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的(“3”指的是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巩固三个学习阶段;“4”指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精讲——学生练习”课堂四环节教学,其中四环节的顺序、内容可视实际情况灵活调节;“5”指的是五种课型——新知探究、复习训练、试题讲解、写作指导、实验探究等)。其基本思路如下:
1.课前的预习与准备。课前预习主要是要求学生反复读课文,先求准确、熟练,在读中初步感受文意;并借助工具书,联系课下注释,试译全文,注意画出疑难词句;同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其它预习思考。
另外,为了上出“新气”“活气”和“文气”,体现课堂特色,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还预设了四个学生活动:一是安排两个组的学生在课堂上当众书写船舱部分窗上的16个文字,二是安排三个学生表演船头三人,三是让三个学生表演船尾的两舟子和茶壶茶炉,四是让另一个组学生当众书写船背上的18个文字。活动确立后,教师还从道具准备、书写格式、表演注意事项等方面多次对学生的活动训练进行指导。
2.课堂的学习与展示。课堂学习时,先由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初步探究问题化的的教学目标,再通过教师的组织、精讲,引导学生深化、完善学习所得,再以当堂练习来检测、巩固本课所学;另一方面,教师注意将课前准备的学生活动有机地展示在教学环节中,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课后的及时跟进与巩固。此点主要通过学后感式的小练笔来进行。这既是班级例行的文笔训练,也是课堂学习的自然延伸和巩固,更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三、情感与评价:
1.感受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2.由于是录播课,学生难免有些紧张,教师组织、引导和评价时要特别注意教态、用语和动作,注意潜移默化地化解学生焦虑。评价既要热情鼓励,灵活点拨和引导团队合作,又要中肯客观,引发思考、共鸣。同时,要防止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学会耐心等待,积极处理。
四、现代教学手段运用:
多媒体展示(主要是PPT)。一方面,可以快速地将本课学习内容呈现出来,优化课堂流程;另一方面,多媒体中的图文资料可以更直观地调动学生感觉,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理清思路,体会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详略安排;
3.感知内容,感受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激发学生对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1.文中一些文言词语的用法,一些句子的理解。
2.文中涉及的一些传统文化,如古人的书写章法、习惯等,如何在课堂规范、熟练地演示出来。
3.学生课前活动的准备与指导。
(见后)
多媒体,活动道具及自制条幅若干。
2课时 (主要是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简案)
一、明确本节学习内容:
1.简要了解作者及出处。
2.熟读课文。
3.疏通文意,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意思、用法及重要句子的翻译。
(教师PPT展示以上学习内容)
二、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学(含练习)
1.简要了解作者及出处
(1)学生读课下相关注释,教师强调要点。
(2)教师补充相关知识。
(一是作者魏学洢的孝行、善良,二是出处中“虞初”的来历——虞初原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小说家,其名遂被后人当作小说的代称。后来明代有人著有传奇小说《虞初志》一书,清代张潮有感于此书收辑范围太窄,遂广收当时两百二十多篇作品,辑成本书,取名《虞初新志》)
(3)学生速记课下作者及出处要点,教师查记助背。
2.熟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默读,读准确。
(2)学生分段读,教师和其余学生明确、强调。
(3)学生再次自读课文,要求大声读,读准确。
(4)教师引导、训练学生按节奏读。(此环节要有耐心)
(5)学生按节奏自读,读慢点,读出节奏。
(6)学生齐读,要求读准、读出节奏。
3.疏通文意
(1)教师快速给各组分配疏通文意的任务段落。
(2)各组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各自任务。
(3)教师巡视,注意收集自学中的共性问题。
(二)学生合作学习
1.教师略评学生自学情况。
2.各组合作探究,要求:
(1)合作的仍是自学时的任务,但需要在组内取得共识。
(2)画出无把握的词句。
(3)组长组织好,注意组内合作学习应有序、有效。
(4)合作讨论5分钟左右。
3.教师巡视,注意督促、提示各组学习。
(三)教师精讲
1.教师略评各组合作学习情况。
2.各组快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强调、明确。
3.教师归纳文中一些重要词语的意思、用法。
(四)练习巩固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当堂回答。
板书设计:
学习内容:
1.简要了解作者及出处。
2.熟读课文——读准,读美,读熟
核舟记 3.疏通文意:
(1)重要词义
(2)重要句子 ①数词+名词
(3)特殊文言现象:数量词的表达
(省略了量词) ②名词+数词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本课上得比较紧张,从前面的作者和出处简介,到熟读课文,再到本课的重心——“文意疏通”,师生一直处于紧绷状态。本课任务看起来基本完成了,但总感觉这种疏通法太过肤浅,而且本文篇幅较长,感觉学生学习不够扎实。下面,只有通过课后的读背练进行巩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