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学写游记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部编版《学写游记》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走进纽约》基本上没有游踪,或者说是没有游览的线索,而是直接写纽约怎么样。作者着力写纽约的房子高得像什么,然后写纽约的街道如何如何。这是“淡化游踪,高低错落”地写。

《周庄水韵》又不同。作者写自己几次到周庄,但是只详写了其中的一次,这样写的一次是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的。

这个单元选的这些文章,其实就是暗示我们:游记的构思,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些范文,与课文相比简单得多,但是同样表现出了构思方法的特点。

师:现在,我发给大家讲义(包括四篇文章:《颐和园》《观潮》《长城》《海上日出》)。请大家读讲义上的文章,自选一篇,看一看你所欣赏的游记在写作上可以给你什么样的启迪。一边看,手上的笔也要一边动起来。看五分钟。

(生边看边写。)

师:好,现在进行研读提炼活动。请同学们发言。第一篇文章《颐和园》告诉我们可以怎样构思一篇游记?哪位同学来讲一讲?

生:《颐和园》和《巴东三峡》是差不多的,是全程描述,游记的过程清晰。

师:她的表达很完整。她结合课文来谈,尽管没有读过课文,但是听过老师的小结了。那么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述就是:“移步换景,全程描述。”很好,还有新的说法吗?

生:《颐和园》通过移步换景的手法来描写颐口园美丽的景色。

师:我们能够看出来,游人走进颐和园的大门,走完长廊,来到万寿山的脚下,登上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踪多明晰啊。《颐和园》这篇文章的构思特点是游踪明晰。请大家做笔记:“游踪明晰,移步换景。”大家注意了没有,这篇文章的首尾照应很严密。可以在笔记里加上“首尾照应”。

现在我还给大家讲一点知识,这篇文章的段落写作非常漂亮。它的形式是“整体分说,层层展开”。有时候我们写文章很难把一个段落展开,《颐和园》这篇游记告诉我们,段落的展开是有技巧的。请大家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这一段,一起把总说句读出来——

生:“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师:用一句“大半收在眼底”就“总说”了。我们看这一段的第一层:“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这是眼前的、最近的。再往下:“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是写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的。继续看,最远的地方在哪里?——“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作者的段落写作就是这样精致,多好的表现形式啊。

段落写作这一块做了笔记没有?好,再做一决笔记,我们用一个短语来概括整篇文章构思的特点:一处一处地写。很简单,一处一处地写,思路就清楚了。有序地写下来,当然要注意详略,也要注意段的变化,这样文章就灵动了。

师:《观潮》告诉我们怎样构思?哪位同学来分析《观潮》?

生: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描写景物,用记录景物变化的方法来写。

师:这位同学从文章里看出来,是作者在写景物的不断变化。好,继续说,它的观察点怎么样呢?有像《颐和园》那样的游踪吗?

生:没有《颐和园》那样的游踪,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这次观潮的。

师:时间的交代很清楚。从早晨写到中午,再写到下午。谁再来说一下?

生:《观潮》是由远及近地写以及定时描写、定点描写,用淡化游踪的方法来写游记。

师:很好。注意他的话语中有一个关键词——定点。这个“点”是哪儿?作者站在哪儿看的?大家把这句话读一读:“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这就是这位同学所感受到的定点。定点观察,人没有动,景在变化。先听到大潮的声音,然后看到远方的大潮汹涌而来,最后大潮逐渐消退。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迪是:可在一个地方观览景物,定点观察。观察什么?观察情景的变化。这种情景的变化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而且是由远及近或者由近及远地写。

下面我给大家讲段落的展开技巧。这篇文章是写观潮,所以用的手法也特别,是“写声写形,烘托渲染”。潮的来势凶猛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写它的声音。写声音其实就是写大潮。然后再写它的形态,这样就不断地在渲染之中描述了潮的来势。大家来看第三段:“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是写声。“顿时人声鼎沸”这句话有重要的作用——烘托。大家激动了,潮来了。然后继续写,“人群又沸腾起来”,这又是烘托。再下面就是写潮之“形”了。文章光有骨架还不行,一定要把段落写得入景、入情。请大家继续做笔记。这篇文章用一个短语来概括就是:一时一时地写。早晨怎么样,中午怎么样,站在那儿不动来看景物的变化,用时间来结构文章,用时间线条把景物穿起来。这就是高妙的技法。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