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16*孤独之旅》教案优质课下载
一、走进“孤独”
播放《草房子》电影片段,认识红门中生活着的快乐的杜小康。
提到“孤独”二字,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但就是这样一个在油麻地里唯一有自行车、快快乐乐的、帅气阳光的孩子,他也曾一度感到孤独,他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他的孤独之旅。
曹文轩,江苏盐城人,曾就读北大中文系。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短篇小说《阿雏》《哑牛》等。《草房子》先后获“冰心儿童文学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004年曹文轩被推选为“国际安徒生奖”候选人。本文就选自小说《草房子》。
二、品味“孤独”
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讲述了一个叫杜小康的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父亲去放鸭子的故事。
文章29自然段中有这样几句话:……他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
确实,主人公杜小康在文中说的话非常少,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杜小康说的话。
1、“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师:杜小康家境富裕,又是班长,还拥有油麻地唯一的一辆自行车。可是他为什么会去放鸭呢?
生:家道中落……
师:杜小康的爸爸杜雍和在油麻地里开了一家杂货铺,几年之内便发了财,成了油麻地里最富有的一家。一次,杜雍和用家里的积攒和外面贷来的款买了一条大木船和一批货物。可是不巧,杜雍和的大木船撞到了十来条大铁船,眨眼间那些货物全都掉进了水里……从此,杜雍和便一病不起。现在杜小康家能卖的全卖了,家里简直就是一个“空壳”。这时,杜小康被迫停学,他得帮助爸爸划着小船,离开家乡到五百里以外的芦苇荡里去放鸭。
师:大家想想一个家境优越的孩子,一下子沦落到失学,离开家乡、母亲、伙伴去那么远的地方放鸭,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难以接受、害怕、不情不愿、茫然、恐惧……
师:从哪些句子读出了他的这种心情?
生:哭腔;茫然恐惧;不可能再有回头的念头了。
师:通过另外的角度来表现杜小康的心情的句子有哪些?
生:鸭们十分乖巧。……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插回翅膀里。 (鸭群“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和对小船的依靠也衬托出杜小康内心的恐慌和无依。)
师:(读这句话,读出那种害怕的、不情不愿的语气)哭腔
从这里可以看出杜小康对未来是一片茫然,对前途是充满恐惧。
2、“我要回家……”
师:他为什么要回家?——孤独。为什么感到孤独?
生: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杜小康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这样无边无际的芦荡渲染了气氛,更增添了主人公内心的恐惧和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