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部编版《审题立意》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一 话题引入
两个徒弟向师傅求教:“师傅,我们工作太痛苦,求您指点迷津。”师傅冥思半天,在纸上画了一碗米饭。两人看完画后,若有所悟,一个辞职回家种田,一个仍待在公司。
十年后,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成了农业专家;待在公司的任劳任怨,成了经理。
两人相遇,农业专家说:“师傅画的不过一碗饭吗,识时务者为俊杰。”经理说:“不过一碗饭吗,何必见异思迁。”
由此看来,领悟师傅的意旨去巧干实干就能成功。我们写作文也是一样,要读懂题目的意旨,将“意”立起来了,才能写出有神采的文章。
二 方法指导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以《手》为题的两篇习作,找出小作者所立的意,并评论其立意的优劣。
【习作一】
手
五月的阳光,像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抚过你的脸颊。
站在故乡的小院,我眯着眼睛瞧着院中长势正盛的老槐树,渐渐幻想着几十年后的自己。半偎在摇椅上,带着老花镜,静静在树下织着毛衣。我的孙女,她就在一旁,时而玩耍,时而伸出白嫩的小手,玩弄我堆在一旁的绒线。一切,就好像是几年前的影子,愈渐清晰。
记忆里的那年,少不了那棵老槐树。从我有记忆开始,每年的春季,花香四溢。祖母是一直坐在树下的,半偎在一张躺椅上。闲不下来的双手,花花绿绿的针线,堆在树角。我则在一旁,抱着树干摇晃,一下、两下、三下……片片的槐花随意飘落,像活泼的精灵,旋转,飘移,落下。有的飞落到祖母的肩头,有的旋转到祖母的手边,一片一片,肆意地挥霍着自己的青春。
我“蹭”地跑下去,靠在祖母的身边。岁月的留痕使这位老人变得沧桑。手指的皮肤不再润滑细腻,手掌也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代替的是树皮般沧桑的手感,两根打衣针,伸长、收缩、旋转、交替……一针、一针、一针……
我看得入迷,伸出手便要试。先将这根穿在那根的线里,再将那根在前面缠绕,再收缩,再拉开……一步一步,祖母将她的手包在我的手外,粗糙的肌肤,略硬的茧子,抵不住传给我的温暖,每一次按下针头前,祖母总先伸出自己的指头。挤压后的指尖,缓缓地凹进,再缓缓地恢复……
轻抚祖母的指尖,是酸涩在心中涌动,一片片的槐花,落在多年前的槐花上。沁人心脾的素香,在我们看不见的春光里流转。后一片追着前一片,后一片仿佛是前一片的影子。在春光的深处,每一片都仿佛追逐着自己的前一片,一片又一片,经久不息,岁月流长。
禁不住幻想,几十年后的某个六月,我静静坐在树下织毛衣。我的孙女轻轻走过来。我握着她的手,轻抚她白皙的皮肤,教她如何穿针,如何引线。在每次按下针头之时,都先伸出自己已长满茧子的双手,轻轻按下。
主题思想:奶奶在老槐树下教“我”织毛衣,当“我”像奶奶那样老去以后,画面依旧。想象与现实间的画面转换,亲情以外更为深远的话题——传承。技艺在传承,亲人间的温馨相处亦在传承。
立意分析:我们看到的是奶奶在老槐树下教“我”织毛衣,当“我”像奶奶那样老去以后,教我的孙女织毛衣的温馨画面,让读者感受的是浓浓祖孙情。可小作者的思想并不停留在亲情这个层面,他又向下多走了一步,挖掘出这种编织技艺在传承,亲人间的温馨相处亦在传承,“传承”是当今时代的热词,因为对社会的关注,使得立意由亲情而升华为对传承、对时代的理解,立意显得更为新颖深刻。向下挖一步,立意更深刻。
【习作二】
手
我穿着红色的毛衣,于月光下,轻轻地敲着院子的大门。
奶奶已是八十五的高龄,走起路来也是步履蹒跚,只是坐在那老式的缝纫机台上时,那双手灵巧得着实让人羡慕。
温暖的阳光缓缓地透过明净的窗户,父母在弄着饭菜,奶奶仍是坐在缝纫机前摆弄着孩童的衣服,我不时被奶奶要求去拿上杯水, 抑或是接个线球,手指接触的瞬间,凝视她的手,手指枯瘦。
奶奶在小区里是个名人,她那辈分里朋友家的儿辈孙辈,许多衣服都是出自奶奶之手。我总是十分好奇:不知奶奶这年纪是如何将这原本满是褶皱与老茧的手化作在针线间翩翩飞舞穿梭自如的纤纤素手?只见她不停地移动着布条,滚雪球般,由小渐大。每每织完一件,都先向我们炫耀一番,这手真是灵巧。
爷爷是和奶奶上街买菜走丢后去世的,奶奶很是自责,做衣服时也少不上唠叨几句。父母爱安静,对此很是反感,我倒是很感兴趣,悄悄地和奶奶谈论着。奶奶说,爷爷当年当兵,身上的衣物也全是她一手织起来的,说着抬起手臂,指着手上缝衣服时留下的伤疤,洋洋得意的,像是抗战胜利也有奶奶的一份功劳。奶奶做过老师,“文革”时期被批斗,住牛棚,讲着讲着激动之时还挥舞着手臂,像是回到少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在这挥舞的指尖竟被放映出来,凝结着的便是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