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设计理念

课堂既是教书的主阵地是育人的主阵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基本特征决定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具有天然的优势。特别是新教材的推出全面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其中入选的许多文章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而且又兼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身,是进行课堂德育渗透的良好素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主动把握并积极利用这一点,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于无声,实现良好的品德教育效果,而且也有助于深入开掘文章内涵,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给作者的同乡马君则写的赠言。作者叙述了自己在求学生涯的中的艰难经历和学习态度,旨在勉励马君则专心学习、刻苦攻读,以其学有所成。

三、学情分析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然而却不懂得珍惜,学习不上进还总是怨天尤人。

四、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领会文意。了解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经历,激励学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优越条件发愤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理解文中对比的写法,并体会其作用。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

采访一下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请你们谈一谈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原因。(生答)想不想找到良药呢?这节课让我们从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来找找良药。(出示学习目标)

二、温故知新

1、提问重点词句的解释。

既加冠( ) 或遇其叱咄( ) 俟( )其欣悦

负箧曳屣( ) 足肤皲( )裂 缊( )袍敝衣

媵( )人 容臭 ( ) 烨( )然 衾( )

2、提问句意理解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色愈恭,礼愈至

媵人持汤沃灌

主人日再食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三、研读理解

同学们,本文是一篇赠序,是宋濂写给前来拜访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的。作为前辈,宋濂没有讲什么大道理而是向马君则讲述了哪些呢?谁来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作者在文中主要叙述了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以及用心之专。

下面同学们诵读文章的一二段,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心到,眼看字,心明义,口发声。并思考问题:

1、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解决的?你从中看到了作者身上的哪些美德?

明确:

致书难── 幼时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手勤 假借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弗之怠 足见其勤奋好学

诚信 计日已还 不敢稍逾约

结果:我因此看遍各种书籍。

叩问难── 先达 未尝稍降辞色,有时还遇其斥咄。

嘴勤 援疑质理 色愈恭,礼愈至 等到他高兴的时候,在去请教。

诚恳 有一颗一心向学的诚挚之心。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写老师的严厉,就是为了反衬作者求师的诚恳态度,从而突出他求师的艰难。

四、学有所悟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五、作业

学习本文作者现身说法以及运用对比说理的方法进行练笔。(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和宋濂作对比,就文中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六、课堂小结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者克服少年时重重困难,刻苦攻读,最终有所成就。今天的我们坐大厦之内,游书海之中,无冻馁之痛,无奔劳之苦,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刻苦读书呢?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古仁人的学习态度和美好品德,珍惜你所拥有的优越条件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六、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好范文,但又不能把它完全当做政治课的教材使用,如何实现“以文载道”呢?在设计中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找准几个德育渗透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既收获语文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七、板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

文眼:勤且艰

美德

无书之难 勤 信

无师之难 诚 坚

求学之难 乐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