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自古有云:大漠孤烟,长风冷月。那是战士厮杀的战场,那也是诗人们灵感的源泉。能够引领学生去吟唱那一篇篇激荡人心的边塞诗篇,感受那流传千古的家国情怀,相信一定会加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从而提高学生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由此来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学内容:
品边塞诗篇 感家国情怀——边塞诗歌赏析
学生情况:
授课对象正处于初三备考的重要复习阶段,但是此时也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国家、民族的紧密关系,有助于学生内动力的强化。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 朗读感悟 研究讨论 展示评价
教学手段:
导学案及相关资料 ppt mp3
1.了解边塞诗的基本特点,对边塞诗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2.通过自读、朗读和研讨等方式感悟、分析边塞诗特有的情境魅力;
3.深刻认识自己与国家、民族的紧密关系。
一、创情境 学常识
(课前播放歌曲《精忠报国》,渲染危急形式下的战场氛围,为“家国情怀”做铺垫)
1.千古边塞诗 浓浓家国情(导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同学们,自古有云:大漠孤烟,长风冷月。那是战士厮杀的战场,那也是诗人们灵感的源泉。自古以来,一条条保家卫国、守边戍疆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充满了牺牲,也充满了荣光。在今天的课上,就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那流传千古的家国情怀,再一次来传唱那一篇篇激荡人心的边塞诗篇。
2. 边塞诗简介: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篇章不但是中华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二、学习活动
任务一:品边塞诗歌 探赏析方法
1、朗读《使至塞上》
2. 研究与讨论: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何称赞这首诗是“千古壮观”呢?
(1)找出诗中所涉及的意象
征蓬、 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2)说说诗中的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教学过程为表格式,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吟诵、赏析了一首首令人激荡、慷慨激昂的边塞诗篇,自古以来,就有‘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的古训。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为祖国更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奋斗!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与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教学重点:
对边塞诗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受到熏陶感染。
1、将教材上诗歌进行了归纳整合,选取了“品边塞诗歌 感家国情怀——边塞诗歌赏析”的主题,此主题的选取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从而在教学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教育思想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
3、“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双主原则,它将两者有机结合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对于学生健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4、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领他们将自己的人生与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节课我和学生一起深入挖掘古代边塞诗歌中所蕴含的的家国情怀,探究边塞诗歌所特有的意象以及特点,引领学生在诵读中提升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除此之外,学生描绘脑海中的画面,有助于对诗歌意境的把握,而且学生也喜欢这个环节,他们渴望展示自己。但是最为重要的是,我引领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成功引领学生理解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中汲取了民族文化智慧,受到了熏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