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七年级上册《 守护生命》优质课教案下载
评价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追求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1.6.6 陶冶高雅情趣的方法学会选择健康的文化活动。2.2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评价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树立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2.2.2 自救、自护和寻求他救的常识和方法列举和运用在危难情况下基本的自救、自护和寻求他救的方法和常识,不断提高自救自护能力。1.7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责任。
评价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1.7.1 个人与民族文化举例说明个人成长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1.7.2 中华民族精神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科书相关内容】
《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题
【教学目标描述及其评析】
目标1.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懂得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爱护身体。
目标2.学生通过手抄报评比活动自主学习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目标3.学生通过事例探究,分析精神发育与物质条件的关联。
目标4.学生通过理解漫画,懂得不要过度追求物质和攀比。
目标5.学生在模拟情景中增强对精神需求的关注,列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弘扬民族精神。
表1 呈现这些教学目标在分类表中的位置
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评价6.创造A.事实性知识目标5B.概念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目标1
目标2目标4D.元认知知识目标3目标2目标3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
①学生过往接受过生命教育,已经具备一些碎片化的自救自护常识,但心智不成熟,依然缺乏必要的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个别学生甚至有自残行为,用伤害生命的方式来应对成长中遇到的挫折。
②在前面所学知识中,学生已经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
2.本课学习内容类型及其学习条件分析:
①本课属于运用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的学习类别。
②其学习条件是:学生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伤害,处于青春发育关键期的初中生尚不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身体和精神健康的有关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和思考。
3.教学程序:新闻导入→自主学习→提供支架→小组探究→生成归纳知识→明理践行
4.①教学重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懂得爱护身体。
②教学难点:了解中华文化,充盈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