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认识自己很难,认识自己也很重要,认识、探索自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
2.能力目标
(1)能够从多方面全面认识自我。
(2)掌握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
3.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了解认识自己的内容。
(3)掌握认识自我的途径。
重点:正确认识自己。
难点:人贵自知。
《认识自己》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
本课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活动中让学生选取三个镜头来反映自己的中学生活,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觉察自我形象,并初步了解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引出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的增强,使认识和发现自己不仅成为“我”的需要,而且成为一种可能。通过“小刚和队友”的对话,理解自我探索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明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通过“我是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明确对自己的认识可分为三个方面。通过“我的自画像”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同时,觉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差异。通过了解“自我评价的方法”,以及“不同的‘我’”活动和“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掌握自我认识的途径和方法,学会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
(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情境分析法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人在纸上画一幅自画像,要抓住自己的特点,表现自己的形象,可以具体些,也可以抽象些。然后在纸上回答问题“我是谁?”,并写下10个“我是……”的句子。
注意:
(1)不要过多的思考,想到什么就写下来。
(2)句子内容可以很具体,例如:我是一个男孩、我是一个爱笑的女孩;也可以是较抽象,例如:我是一片云、我是一棵大树等。
(3)句子的内容包括:①自身外表和体质状况,如外貌、风度、健康状况等。
②自我形象,如你在班级、年级中的学习情况、作用,你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和适应能力。
③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性格、爱好、特长、道德水平、智力、能力等。
④自己的优点、缺点等。
一、人贵自知
教师引导: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不仅将目光投射到更广阔而精彩的外部世界,而且越来越关注自我:“我是怎样一个人?”“我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我将来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意义?”……虽然我们的答案可能不同,但是,探寻这些问题却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情景分析:前段时间,班级进行了班干部竞选活动,很多同学带着新的目标和期待参与了竞选活动。小刚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在小学的时候也担任过学习委员,于是参加了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竞选。正当他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一定当选的时候,投票的结果却显示另外一名学习成绩比自己差一点,却热心助人的小彬当选。小刚……
教师引导:接下来小刚会有什么想法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想法一:小彬学习成绩不错,人也热心。相比之下,我还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不足,以后我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争取进步。
想法二:既然不选我,那我不参加班级活动了。
教学过程为表格式,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1.老子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这句名言指出了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③正确认识自己,是为了自己比别人强
④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在初中综合素养评价中,通过同学互评,小丽发现一些自己并未意识到的优点,也清楚地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由此看来( )
A.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B.小丽是一个容易受别人影响的人
C.同学们的评价都是对的
D.要完全听从其他人的评价
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一励志名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要全面地认识自己
B.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C.要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D.要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4.[多项]了解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要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就要通过正确地与他人进行比较。下列同学的想法或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小明的父母是普通工人,他看到其他同学的父母大多是经理、医生,感到很丢人
B.小俊看到自己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就经常瞧不起别人
C.小华经常观察其他同学的优秀品质,在发扬自己优点的同时,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D.小雨在班里成绩平庸,她经常感到自己一无是处
5.根据下列情景回答问题。
情景一:妈妈说:“小华,你放学后只顾着看电视,也不去学习。”于是小华知道自己太贪玩了。
情景二:试卷发下来了,小娟发现自己因为粗心,答错了好几道题。
情景三:小辉发现大家都爱和同桌小丽交往,而自己的朋友则很少,原来是自己待人太冷淡了。
以上情景分别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自己?
参考答案:
1.C
2.A
3.D
4.ABD
5.(1)小华通过他人的态度和评价认识自己。
(2)小娟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3)小辉通过和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课后实践:
填写自我调查表,并说说以后你将怎样扬长避短,完善自己。
父母眼中的我
班主任眼中的我
各科任老师眼中的我
朋友眼中的我
同学眼中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