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极易受外界的影响,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要及时有效地对他们加以引导。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识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本课分“勿为小恶”、“慎思明辨”、“学以致用”三篇进行学习。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注意与时政相结合,本课以“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两句古语导入新课,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体现了本课程的时政性和生活性,同时也有效地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课堂之中。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学中首先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教学中选取违章停车的案例以及生活剧场,引发学生思考,自由发言,总结出违法行为的含义、种类、危害、违法后果等知识点。再通过“小试牛刀”环节及时对重要知识点加以强化巩固。最后在拓展空间《小王的权利》的分析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向对话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巩固新知识并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一)法治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受法律的尊严,认识到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地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做一个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2.能力目标:
学生能结合违法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能够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从而锻炼了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知识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出违法行为的基本含义及其类别,叙述出违反法律要承担的不同法律后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教学方法:用启发式教学法、创设情境法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在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通过案例分析法、自主探究法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情感的升华。
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1课时
教师活动
PPT展示: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墨子•法仪》
【注译】天下的一切事物不可以没有标准,做人要有做人的标准,即原则;做事要有做事的标准,即规则;治国要有治国的标准,即法则。不遵循一定的标准而能成事者,自古以来是没有的。
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法治课堂——法不可违----违法无小事。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方式或有效平台,要基于教材中的内容,引入传统文化,使这两者能很好结合在一起,如此对培养学生德育和遵纪守法方面才会真实有效。
联系时政和生活中的热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的时政性和生活性。
教学过程为表格式,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德 · 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