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解惑一:罪罚之义
出示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思考:同样是不当言论,同样是违法行为,二者有什么区别?
归纳总结:犯罪的基本特征、刑罚的内容。
概括:运用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出刑法、犯罪和刑罚的联系。
过渡:有同学认为:“我们是未成年人,也会因犯罪受处罚吗?”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了解“罪龄”之界。
解惑二:“罪龄”之界
观看视频
归纳总结:年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实施八类严重违法行为时,同样是犯罪行为,也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过渡:2017年9月,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个尘封了14年的命案,命案发生时,案犯恰恰就是一个15岁的少年。让我们回到庭审现场,了解案件详情……
展示材料:
时间:2017年9月20日 地点:市中级人民法院
法庭宣判:被告人宋程(化名)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五年;犯盗窃罪……
2003年5月26日,时龄15岁的宋程(化名)翻进张某家的围墙准备实施盗窃,在被张某发现后……
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判断宋程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追问:15岁时犯的错,14年后终究还是被罚,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设疑启思:15岁的宋程走上犯罪道路,谁应该对此承担责任?让我们起底宋程的人生……
解惑三:失足之因
材料展示: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管教,他任性,爱恶作剧。
小学时,他学会了抽烟,经常旷课、欺负同学、偷父母的钱上网吧打游戏 。上中学时,他认识了一些混社会的,多次敲诈他人,曾因盗卖学校电脑配件……
思考:哪些因素导致宋程的失足?宋程的人生经历体现了怎样的失足路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帮助学生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关于“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内容,全面客观地认识宋程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归纳总结:(1)宋程的失足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不成熟、法治观念淡薄……是其失足的根本原因。(2)不良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了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就有可能滑进犯罪的深渊。青少年对犯罪行为要有防范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