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1.面向中学生,合作探究。
2.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2017年教育部审定八年道德与法治上册
3.课时安排 1课时
4.教师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A了解先关知识的储备,如有关犯罪、刑罚等相关内容。
B运用三通两平台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的典型案例与素材。
(2)学生准备:
A反思自己是否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制定整改措施。
B学生电脑等辅助学习工具。
《 预防犯罪》是人教版2017年教育部审定的《道德与法治》八年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标”“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针对青少年学生易受环境影响等心理特点及由此产生的某些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提高认识,进行纠正,就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教材中本节课主要分两个层次:首先,了解罪与罚。 其次,加强自我防范。
了解罪与罚主要从“罪”与“罚”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罪”主要说明犯罪的含义和特征,重点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罚”主要介绍我国刑罚的含义和种类。加强自我防范主要说明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性,介绍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规定,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强调要杜绝不良行为,从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强自我防范。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青少年学生法治观念尚未牢固树立。一方面,青少年学生情绪不稳定,做事易冲动。另一方面,他们往往又对法律、犯罪等知识了解不多,法治观念淡薄,如果没有接受相关的法治教育,极易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青少年学生易受环境影响等心理特点及由此产生的某些不良行为。青少年学生易受环境影响,想表现自己,又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经常会“不拘小节””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极易产生某些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提高认识,进行纠正,就又可能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的设计以“感知篇”“感悟篇”“践行篇”开启学生学习之旅。
不同环节巧妙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如用“校园欺凌案例”导课,紧扣这节课主题。课堂中用“任务卡”形式,让学生探究合作,设计活动环环相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适时运用网络辅助学习,达到了信息技术和道德与法治的整合。践行篇设计宣传画展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引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宣誓形式结课,把本节课进行升华。
合作探究、案例教学法、信息技术和道德与法治整合等。
多媒体,学生电脑等。
1、 知识目标:知道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刑罚的含义和种类。
2、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了解罪与罚;加强自我防范。
了解罪与罚。
【导课】
导入新课:
视频文件:《2017年北京校园欺凌案件》
视频带给你的感受?
【课堂流程】
一【目标解读】
二【感知篇】
参照学习目标,独学教材;
1.刑法的作用,内容。
2.犯罪的含义,特征。
3.刑罚的含义,种类。
4.加强自我防范。
三【感悟篇】
合作探究(对学、群学)
1.查阅刑法,分析p52页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法的作用和内容是什么?
2.分析p53行为,解释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教学过程为表格式,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本节课遵循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要求,在课的设计上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合作探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体现信息技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整合。运用感知篇、感悟篇、践行篇贯穿,突破重难点。环节流畅,恰到好处。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良行为。通过本课学习,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作为中学生,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公民,到底实实在在能做些什么呢?这就是课堂落实情况的不足。
第五课第2课 预防犯罪
※一、了解罪与罚 二、加强自我防范
1.刑法 1.远离
2.犯罪 2.杜绝
3. 刑罚 3.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