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历史教材同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是人教版2016年新教材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人立与民族交融第一课内容。它包含三个子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讲述了东汉末年国家从分裂割据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的形成揭开了北方民族大交融和江南地区开发的序幕同,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课的教学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短暂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作用。三国时期是中国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时期,是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民族大交融时期。从这一意义上说,学好本课作用重大。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课标要求: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阅读《三国演义》片断,讲述史实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区别。

知识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史实,分析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2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说出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辩证的思维能力。

在区别历史真实人物和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2、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对三国历史故事兴趣浓厚,小学语文课本中也学习过“三顾茅庐”的故事。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片面的特点,易把文学作品当成真实的历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区别。

预习作业:阅读课文并查找与三国时期相关的历史故事。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导入:三国漫画图片滚动展示(配以古筝曲《高山流水》烘托气氛)

设问:你知道有哪些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内容导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官渡之战

投影出示:曹操《蒿里行》

学生朗读并体会。

师:1.这首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3.你愿意生活在这一时代吗?

生:……

设计意图:通过曹操诗歌引出东汉时的情景,并进而让学生体验出这一时代的动荡、萧条,人民渴望结束战争,统一是人民所愿。

教学过程为表格式,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多媒体滚动展示图片,配以轻音乐烘托气氛

观看图片,聆听音乐 情境渲染

多媒体展示史料结合材料,感知新知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学板书)

第16课 三国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