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本课以 “重温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之路”为线索,通过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个阶段的分析,以及对以张謇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家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在振兴民族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也会遇到困难,但同时也要为之拼搏。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捷,同时也要客观接受和面对外来事物,注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内容: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2)内容解析:鸦片战争后,海禁大开,各种外来事物纷纷进入中国。近代中国被迫成长、探索,被强制拉入西方工业文明的辐射范围之内,由此引发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以张謇、荣氏兄弟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创办了近代企业,虽然饱受国内外多种势力的挤压,但总体始终是以顽强的姿态向前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新型交通通信工具的引进,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剪辫易服、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不仅改变了旧有的习俗,而且也对国民平等、民主等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1)知识与能力:通过张謇的故事,了解其“实业救国”的精神;通过张謇创办实业的经过,认识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和特征;了解民国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张謇、侯德榜等人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这一概念在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更加不好理解的是“曲折的、艰难的发展”。同时,学生虽然能够在思想上接受对近代生活的变化,但是变化的原因,以及这种变化体现了什么思想理念,却不好理解。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八年级学生通过前几个单元中国近代战争内容的学习,对中国近代史进程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但由于知识面不广泛,课本史料相对匮乏,多为理性分析,感性认识较少。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旨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最佳效果。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本课运用新型教学工具“希沃白板”,采取“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课堂趣味。同时将史料、科研成果和图片、视频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更好地展现历史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发展历史思维。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希沃白板中的课堂活动,调动两名学生到黑板前参与找出 “民族品牌、民族企业家”的游戏,游戏以比赛形式进行。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2、教师导入:刚才同学在游戏中所看到的各种标签,是目前驰名中外的的中国民族品牌和民族企业家。但是,中国的民族经济和民族工业的发展却实实在在的经历了一番曲折和艰难。同时,在中国近代,汽车、飞机、西餐等西方事物的传入,也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去感受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新课讲授
知识点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一)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______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二)选择题
1、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曾被誉为“中国轻纺工业第一人”,又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此人是( )
A.张謇 B.李鸿章 C.陈启元 D.张之洞
2、令李鸿章伤感反省——“洋务是纸老虎”;让康有为、梁启超愤然上书——变法图强;使张謇暗下决心——“实业救国”的共同背景是( )
A.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家)出现如下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清政府的推动 ②辛亥革命的鼓舞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④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某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它主要表明( )
A.封建传统等级观念已彻底废除
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逐渐形成
D.新文化运动推动习俗改革
5、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便捷的手段是( )
A.写封书信 B.拍有线电报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
6、锁定瞬间即逝的历史时刻依靠的是近代发明的( )
①电报 ②电影 ③电脑 ④照相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本课涉及经济内容,内容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初中的学生对此兴趣不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突出游戏加入、材料选取的趣味性,增加了让学生参与的重点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社会生活变化这一主题中,生活性浓厚,增加学生讲解的环节,同时以课件、视频资料的配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辛亥革命后、“一战”期间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萧条: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特点:总体落后
交通和通信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社会风俗
特点:新旧并呈、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