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11课标版《 解决问题》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课 时:共2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 计 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借助一个2分硬币和一袋1千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说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体,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秤,让学生认识测量的工具。再如,让学生称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物品。让他们在认识一些不同的秤后,实际练习读取盘秤、弹簧秤等常用的秤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重量观念。
(3)培养估测意识。如,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2.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已经明确要想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3.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人教版 二年级 下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物体有轻重的观念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质量 单位 教学的"起始课",同时又是后续 学习 "吨的 认识 "的前提和基础。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建立1克与1千克的质量观念。在日常 生活 中,学生虽然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质量问题,对表示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也已经有所了解,但却缺乏对这些单位的具体感知,大部分学生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比较淡薄,况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仅靠 观察 得到,更多的需依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由此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 方法 ,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 概念 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评价任务
任务一:能够深入的理解克和千克的含义
任务二:能根据实际解决克和千克的应用,学会联系现实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情境引入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很多对物体进行称量的场景那么你知道他们的都是什么工具吗?(多媒体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