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11课标版《 比例的基本性质》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探索并完善比例的基本性质。
?? 教学用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巧设冲突,嫁接支点?
1、回顾旧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什么是比例呢?(板书:比例)怎样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2、(课件出示)判断,下列各组比能否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6 ?: 3 ?和 ? 8 : 5
2.4 : 1.6 和 60 : 40
生汇报判断结果
师:你觉得哪组比较容易看出来,哪组不容易看出来?
生:第一组很容易看出比值不相等,第2组的比值比较难算,不容易看出来。
师:和他有同感的举手?
师:恰恰相反,老师觉得第2组很容易看出来。老师用的什么方法呢?原来,在比例里还有个小秘密等着同学们去发现。
生:老师,你能告诉我们这个秘密吗?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环节,设疑激趣特别重要。教材是“让学生”计算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并追问“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个人认为这样的材料呈现方式给老师提供了再创造的空间:让学生计算了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再让学生谈发现,缺乏真正自主探究的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没有给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的空间。这时候其实学生已经无需探究了,探究价值会大打折扣。因此我大胆放手,没有引导学生去计算比例的外项积和内项积,而是在复习题中有意设计了一道比值特别难计算的判断题,相反,如果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计算外项积和内项积却很容易,当然,这时候学生不知道这个办法,感觉计算比较复杂,判断起来不如另外两道题容易,为后面设疑埋下了伏笔。老师及时创设冲突:“老师认为这道题很容易判断,老师应用了另外的的办法,这个小秘密要同学们自己探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了。】
二、合作探究,建构模型?
1、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渗透对应思想
师:比例里的小秘密要靠同学们自己去探究。不过,老师可以告诉你们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以刚才写的第3个比例为例。(课件出示)
2.4 ?: ?1.6 ? = ? 60 : 40
内项
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