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小学数学教材同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5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人教2011课标版《 5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学情分析:

鸽巢原理看似简单,但很抽象。对“总有一个鸽巢飞入的鸽子数至少是多少”很难理解。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对于鸽巢原理我们研究的是:“飞入鸽子最多的一个鸽巢最少有几只鸽子。”还要让学生理解“不管怎样”这个词,我们研究鸽巢问题只研究它存在的一个现象,不需要指出具体是哪一个鸽巢。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在有余数数的除法中,要求至少数是商加1,而不是商加余数。要想把这一难点突破,还要在探究例1时,多下功夫,放手让学生实物操作,充分交流,彻底弄明白“尽量平均分”才是求出至少数的根本。这样在解决例2的时候就会水到渠成,减轻负担。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应用“鸽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课件 纸杯 铅笔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出示“二桃杀三士”的图片,问学生是否听过这个故事,再和学生一起分享这个故事。

出示课件:

齐景公养着三名勇士,他们名叫田开疆、公孙接和古冶子。这三名勇士都力大无比,武功超群,为齐景公立下过不少功劳。但他们也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得罪了齐国的宰相晏婴。晏子便劝齐景公杀掉他们,并献上一计:以齐景公的名义赏赐三名勇士两个桃子,让他们自己评功按功劳的大小吃桃。

三名勇士都认为自己的功劳很大,应该单独吃一个桃子。于是公孙接讲了自己的打虎功,拿了一只桃;田开疆讲了自己的杀敌功,拿起了另一桃。两人正准备要吃桃子,古冶子说出了自己更大的功劳。公孙接、田开疆都觉得自己的功劳确实不如古冶子大,感到羞愧难当,赶忙让出桃子。并且觉得自己功劳不如人家,却抢着要吃桃子,实在丢人,是好汉就没有脸再活下去,于是都拔剑自刎了。古冶子见了,后悔不已。仰天长叹道:如果放弃桃子而隐瞒功劳,则有失勇士尊严;为了维护自己而羞辱同伴,又有损哥们义气。如今两个伙伴都为此而死了,我独自活着,算什么勇士!说罢,也拔剑自杀了。

师:晏子采用借“桃”杀人的办法,不费吹灰之力,便达到了他预定的目的。而在这个故事中,晏子除了运用权谋之外,还运用了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数学原理——那就是今天我们要一块儿探究的《鸽巢原理》。大家愿意来研究吗?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出示例1:把4枝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枝笔,这是为什么?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

1:首先提问学生:总有是什么意思?至少放2枝笔你又怎样理解?

2: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在小组内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给足学生时间)

三:交流讨论,精讲点拨

1:学生汇报:

小组代表展示的时候,最好是一名学生一边动手操作向大家展示,另一名学生根据第一名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画图)展示。在学生展示的时候,老师注意:

比方说:如果学生说第一个笔筒中放4支铅笔,第二个和第三个都不放的时候,教师追问:只能第一个笔筒放4枝铅笔吗?第二个笔筒能放吗?第三个能吗?使生明白,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放进了4支铅笔;学生按(3,1,1)放的时候,也是这样,可以(1,1,3)还可以(1,3,1)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笔筒放进了3支铅笔,并不需要指出具体是哪一个笔筒,明白它存在这种现象即可。

2:通过操作,初步理解:

出示课件:通过刚才学生的汇报,(黑板上的板书)学生依次思考以下问题:

思考1:在刚才的所有方法中,放的铅笔最多的那个笔筒中,要么装( )支;要么装( )支;要么装( )支;还有没有更少的?

思考2: 把4支铅笔放入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了( )支铅笔。

思考3:我怎么放就能让放铅笔最多的那个笔筒尽可能的少放笔呢?(换句话说:怎么给承担任务最重的那个纸杯减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