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六年级下册《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优质课下载
2、沟通几种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转化”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重点、难点:
1. 复习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 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猜谜语
一块草地来了一只羊?(谜底:草莓)
草地上又来个一只狼?(谜底:杨梅)
教师:知道了第一个谜语的谜底,第二谜语就一定能猜出来,因为两个谜语是有联系的,数学知识也是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知识间存在的联系
2. 揭示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整理复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进行整理复习。
3、明确目标
① 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② 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怎样?
③ 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怎样推导出来的?
④ 这些图形之间是有联系?
二、梳理,引导建构
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随学生回答一一贴在黑板上)
(一)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1、问: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指着图形描一描,说一说。(教师出示结语)计量周长要用什么单位?
2、问: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指着图形摸一摸,说一说。(教师出示结语)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复习周长的计算。
1、问:这些平面图形,哪些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周长?(学生说,教师对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