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小学音乐教材同步沪音课标版三年级上册听 《阿细跳月》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沪音课标版《听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下载

掌握“跳月”基本舞步

【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在云南弥勒西 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草坪上举行“跳月”。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蹈,兴高采烈得唱起《跳月歌》。作曲家就采用了彝族“跳月”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民乐合奏。

《阿细跳月》全曲主要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4拍的复合节拍,旋律活泼跳荡,富于动感,特色鲜明。乐曲主题不断重复,把音乐情绪推向高潮,表现出跳月舞热烈的气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从心理上已逐渐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 渡,既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也有个性外露、富于主观,希望以成熟化、多元化的方式表达自己感受的特点。对于带有模仿性、竞争性的学习项目,学生都很有兴趣。在音乐课上,教师就需要更多得让学生去听辨和模仿,把音乐融入活动情境中,让学生去感知和体验音乐独特的节拍及旋律,不断激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感受彝族“跳月”舞独有的奔放热烈,想象、感悟音乐所表现的“月下欢舞”的欢乐情景。

2. 过程与方法:在聆听、欣赏、演唱、舞蹈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乐曲特有的节拍韵律;并在师生、生生合作表演中,体验彝族阿细人载歌载舞时的愉悦情感。

3.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民乐合奏的表演形式;能和着音乐的节拍创编律动并表演。尝试五拍子的舞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感受、想象并表现彝族跳月的欢乐情景。

教学难点:能用肢体语言来体验乐曲五拍子的节拍特点。

【教学过程】

复习《乃哟乃》

1. 律动进教室 师生问好

2. 复习《乃哟乃》歌舞表演

欣赏《阿细跳月》

(一)欣赏导入

1. 教师展示彝族舞蹈

2. 人文介绍彝族

(二)初听乐曲、出示课题

(三)听辨乐器,感知民乐合奏

1. 三个片段欣赏,听辨主奏的乐器(笛子、二胡、三弦)

2. 认识三弦:三弦是彝族舞蹈时常用的一种弹拨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