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音2011课标版(简谱)(吴斌主编)《聆听嘎达梅林(安波记谱,黄荟改编)》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三、教材分析:
《嘎达梅林》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二课《足迹》里一首内蒙古民歌和马头琴五重奏的聆听作品。原是一首蒙古族长篇叙事体的颂歌,由安波记谱译配,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流传在东蒙北部。全曲具有蒙古族民歌的特点,结构严谨,曲调豪放流畅,深情感人,节奏沉着有力。语言声韵的仰扬与曲调旋律的起伏一致,情绪悲壮而沉重,表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的怀念。黄荟根据安波记谱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改编的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是中国第一张马头琴室内乐重奏专辑中的第一首作品。马头琴五重奏,是由第一马头琴、第二马头琴、次中音马头琴、低音马头琴,倍低音马头琴、组成的五部弦乐群。这部五重奏,在全面维护、保持马头琴风格特征的前提下,借鉴西洋室内乐的写作手法,同时融入现代音乐理念,使其既有浓郁的蒙古族音乐风格,又有鲜明的室内乐印记。它体现了新生代马头琴艺术家的思索和追求,展示了马头琴重奏的超凡魅力,达到了马头琴音乐的崭新境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播放《鸿雁》音乐,给同学们跳一段舞蹈,请同学们欣赏完后根据舞蹈动作说一说是哪个民族的舞蹈?(蒙古族)
请学生举手回答对蒙古族的了解以及他们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师总结,并引出本次课题:蒙古民歌《嘎达梅林》。
(二)、聆听歌曲《嘎达梅林》
1、初听歌曲:蒙古族人民心中有位共同的英雄,一起听听他是谁?为什么称他为英雄?请学生一起欣赏独唱《嘎达梅林》,并思考交流一下问题:
1、这首歌曲是由什么人声演唱的?具有什么特点?带给你什么样的情绪?
2、嘎达梅林是什么意思?简介《嘎达梅林》的历史背景
“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嘎达梅林》既然是英雄的名字,这首有名的蒙古民歌,为什么代代相传?(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人民为了纪念他流传下这首《嘎达梅林》。
3、模唱《嘎达梅林》
学生轻声哼唱《嘎达梅林》,师指导直到唱熟为止(为聆听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寻找主题旋律做铺垫)
三、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为了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人们还用各种形式表达着对嘎达梅林的赞美与追忆。欣赏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聆听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1、认识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拉弦乐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时代。因为琴头上刻有马头而得名。
师:我们再来欣赏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先看看乐曲演奏的主要乐器。
2、讲解马头琴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个叫苏和的放牛娃。一天,他看到路边有一匹刚生下来的小白马,非常可怜,就把它抱回家去养着。小白马一天天长大了,他们就象一对好朋友,一时一刻也不分开。有一年,苏和带着他心爱的小白马去参加草原上的赛马会,并得了第一名。王爷要苏和把小白马卖给他,苏和不肯,狠心的王爷赶走了苏和,抢走了小白马。可是谁都驯服不了小白马,有次王爷在家招待宾客,想在众人面前显摆小白马,被小白马重重摔倒在地上跑了出去,被王爷命人乱箭射死了小白马,小白马硬撑着找到苏和死在他的怀里。苏和日夜思念着小白马,一天晚上,他梦见小白马回来了,轻轻对他说:“我的小主人,我真想你啊!你拿我身上的东西做一把琴吧!这样,我们就永远在一起了。”苏和含着眼泪拿小白马的骨头做了一把琴,琴杆顶上雕刻了马头。从此,苏和天天拉琴,就象小白马在唱着歌。就这样,马头琴传遍了整个草原,成为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乐器。
3、初听音乐(完整聆听)
师:主题旋律出现几次?听到后伸手指表示听到的次数,也可以轻声跟唱主旋律。
学生听后回答(3次)
4、复听音乐
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