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小学美术教材同步湘美版三年级上册5. 线的表现力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三年级上册(2014年5月第1版)《5.线的表现力》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重点:

1.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将学生随意地用线排列,提升至有目的地用线排列与组织,采用具象与抽象,装饰性与表现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装扮彩陶为主题进行的教学活动。

教学难点:

1.尝试用线条按照二方连续组合画出好看的图案装饰彩陶。培养学生灵活自如运用线条对器物表面进行装饰。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叹古代先民的智慧才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导学单、练习画纸、彩陶模型平面图片、PPT视频。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孩子们这个周末老师到市场上转悠了一下,买了两件物品。(出示陶罐),师:这是一个(陶罐),你们觉得它漂亮吗?(再出示另一个)你们觉得它漂亮吗?你们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材质做的吗?生:泥巴、陶罐、等。 师:比较一下,哪个更漂亮?为什么?)师:你真会观察。其实这两件陶罐很普通,在市场上都能买到,价格也很便宜,可能有的同学家里面就有。但是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有一件陶罐,堪称“国宝”,大家想见识一下吗?请看大屏幕。大家猜一猜为什么称它为“国宝”?

生:历史久远、造型美观、图案精美等。

师:孩子们总结得很到位,物以稀为贵,之所以称为“国宝”,1.因为它它历史悠久,距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 2.它的造型和图案都非常精美,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并多次代表国家文物精品赴国外展出。你们想知道在5000多年前,这件国宝是怎样制作而成的吗?让我们一起时光穿梭回到50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时期。请看视频。出示(PPT2),我们古代先民真有智慧,不仅懂得了用泥土烧制陶器,为了陶器的美观,还画上了精美的纹样。他们的智慧还体现在画的纹样有某种规律。你发现了吗?

生:重复、连续。

师:不仅仅是彩陶王,在其它彩陶身上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PPT4)我们再来欣赏一件彩陶,大家看这件彩陶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PPT5)这些彩陶的图案都是一个纹样向两个方向重复出现。我们把这样的图案叫做二方连续纹样。那么二方连续的定义是什么?请看(PPT6)将一个纹样向上下或者向左右两个方向连续循环排列,被称为二方连续。(强调:至少有三个以上同样的连续的纹样才能看得出连续的趋势走向)。(PPT7)出示二方连续图片。(解决第一个知识点,认识什么叫二方连续)。

二方连续的组织骨架变化极为丰富,今天我们学习常见的三种,有(倾斜式、波浪式、折线式)出示(PPT8)图文结合学习三中骨式,孩子们学习了这三种骨式,你们来试一试,画一画。。

请同学们拿出导学单,(PPT12)根据学习要求画一画,在练习纸上画出一组二方连续的图案来。(解决第二个知识点:二方连续的骨架走向。

师:出示两张学生作业,学生辨析选择,你最喜欢哪一张画?为什么?(老师可以提醒学生线条是否流畅;是否满足了二方连续的要求,至少有三个以上同样的图案以连续的走向趋势;卷面是否整洁美观。)谁来帮帮这位同学怎么样才能达到线条流畅呢?在画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慢而稳)。(第一次小练笔,纠正不足)

我们要学习远古先民作画的好习惯——踏实、认真、一丝不苟(出示PPT15、16)。正因为古代先民认真作画的态度才会有我们今天看到的精美绝伦的彩陶王。孩子们是否也应该学习古代先民们作画的好习惯?

师:瞧!孩子们,这里有一个展示柜,一会孩子们把自己绘制的彩陶放进这个展示柜,大家一起来评一评,看谁画得最棒,最认真。我们也来评选出一个“彩陶王”好不好?准备彩陶平面模型。请同学们拿出彩陶平面模型,在这个彩陶平面模型上根据老师讲述的二方连续,画出美丽的图案来装饰这些陶器吧!(15分钟)。把学生的作业一个个放进展示柜。瞧!孩子们,我们的彩陶展示柜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彩陶,真漂亮!就像到了一个彩陶博物馆。等会下课后孩子一一来参观我们的彩陶博物馆好吗?看看哪一件彩陶最漂亮,选出一个“彩陶王”好不好?(第二次练笔有目的的创作)

好了,孩子们我们今天一起重温了5千多年前马家窑彩陶文化,认识了国宝“中华彩陶王”,孩子们也认真、一丝不苟的为这些彩陶添上了美丽的图案。那么孩子们在这节美术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呢?大家谈谈。。。。。。嗯,大家说得真好,看来上课很认真,值得表扬。今天我们学习了二方连续这种图案表现形式,其实在图案表现形式上还有更为复杂的四方连续,请孩子们课后自己上网查阅资料做个了解。(结束语,复习本节课的所学知识,拓展四方连续)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