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湘教2003课标版《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学习自然灾害的目的是为了防灾、减灾,措施是基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即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也就是标准中的行为主题。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培养了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说明自然灾害的成因需要运用综合思维,运用资料来分析常见灾害的成因,用到区域认知。在使用案例教学时明确案例为教学策略而非教学重点,依照学情可以选择全国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也可以用乡土地理选择本地区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行为动词“说明”行为水平层次为“理解”,要求较高;“避灾、防灾的措施”行为水平层次为“了解”,要求较低。
二、教材分析
《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放在必修Ⅰ最后一节,学生有了自然地理的基础具备了分析自然灾害成因的能力,同时本节过渡到人文地理学习,很好的衔接必修一和二。教材首先介绍了自然灾害的概念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是从世界和我国两个角度叙述的。教材以中国的洪涝灾害为例,说明其危害并探讨成因和防治措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灾害现象,树立正确的人地和谐观,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对教材中蕴含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见表5-1)和知识点的分析,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生成性,增加“多灾多难的崇祯年代”和“长江概况及98年洪水相关资料”等教学素材。
表《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的教材分析
教材
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维度
水平
维度
水平
维度
水平
维度
水平
自然灾害的概念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自然灾害的危害
正文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