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地理教材同步湘教版选修二 海洋地理第二节 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湘教2003课标版《第二节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教案优质课下载

1

教学目标

1.了解大陆漂移假说、海底扩张理论和板块构造学说,并运用相关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过程。

3.通过了解海陆变迁,建立时空综合的思维。

重点

三大学说的动力来源、运动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地质地貌现象。

难点

三大学说的动力来源、运动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地质地貌现象。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魏格纳在病床上获得大陆漂移说的灵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海洋底部也有各种地形,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关大陆和海洋的形成也有不同的学说,我们从一则小故事讲起。

魏格纳生病入院期间,常常面对墙上的地图呆呆地出神,或者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当他画到南美洲巴西时,发现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这就是大陆漂移说的灵感来源。

一、大陆漂移假说

1.观点: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现代大陆与海洋形成的一种地球物理学假说,是由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A.Wegner)提出的。他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是一个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为“联合古陆”或“泛大陆”。围绕泛大陆的海洋叫“泛大洋”。中生代以后,联合古陆解体分裂,其碎块—现代的各大陆块逐渐漂移到现在所处的位置。

2.证据: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证据有海岸形态、地质构造、古气候和古生物地理分布等。

(1)海岸形态:海岸线吻合(当用大陆架边缘拼合时吻合性更好)。

(2)地质构造:魏格纳首先追踪了大西洋两岸的褶皱山系和地层,他相当满意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岩石、地层和褶皱构造确实像搭积木一样可以搭配起来。例如西非和南美的结晶质地层出露区。

(3)古气候:在现今气候条件极不相同的大陆上,发现了反映相似古气候条件的沉积与生物特征。

(4)古生物:南美和非洲都在石炭-二叠纪找到过中龙化石。广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南美、非洲晚古生代地层中的古植物舌羊齿。

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魏格纳未能合理地解释大陆漂移的机制,大陆漂移说盛行一时后便衰落下去。直到20世纪50年代,古地磁学研究的进展,使大陆漂移说得以复兴。由著名物理家布莱克特及朗科恩领导的两个小组,用极精密的仪器,测定了一批岩石的化石磁性。将几千或几万年期间加以平均,就可以得出某一时代岩石标本所在地的古纬度以及相应的古地磁极位置。结果表明:测得的古纬度往往与目前所处的纬度有颇大的差别。其后,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大陆漂移说的价值。

二、海底扩张理论

1.观点:海底扩张理论认为,洋中脊轴部裂谷带是地幔物质涌升的出口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洋底,新洋底推动先期形成的较老的洋底逐渐向两侧扩展推移,洋底的这形成、推移、扩张、消亡的传送带模式被称为海底扩张。

2.主要证据:全球性的洋中脊和裂谷带;大洋形成的时间很长,但洋底岩石的年龄较轻,没有发现比侏罗纪更古老的海底岩石;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的上部结构差异明显,而下部结构却差异甚微;海洋地壳热流量平均值与大陆地壳热流量平均值几乎相等。

3.探究:大西洋的形成过程

距今1.3亿年前,新的地幔物质对流,岩浆上升侵入大陆上部,使大陆向上隆起,并产生无数的裂隙。距今7000—8000万年,地壳断开处,岩块下陷,形成裂谷带。距今6000—7000万年,地幔加速对流,裂谷扩张,形成初期的海洋,上升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海洋地壳。洋壳不断扩张生长,海底扩张形成宽广的洋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