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本节内容是教材在阐述了自然灾害本身成因和分布之后展开的,是对之前部分内容进行再现,但是角度和线索变了,更侧重在区域环境本身:区域不同、环境不同,自然灾害损失也不同。因此它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重现与再认证。
另外,教材第四章讲述“防灾与减灾”,而防灾与减灾工作要标本兼治,尽可能从环境因素考虑消除和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本节内容是对自然灾害本身存在的区域差异进行认识,是学习该部分内容的前提,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与准备。
2、内容分析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包括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和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两部分内容。
通过介绍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说明不同历史时段发生的自然灾害次数不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不同。通过对“1960-1998年全球重大灾害情况统计”的图表分析,得出结论:最近40年来由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呈上升趋势。通过对各大洲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的介绍以及各大洲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得出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主要的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分布,能够根据地图和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所学的地理知识。但由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面有限,对自然灾害损失时间性、空间性差异还不能独立得出。因此,本部分知识应给予材料与数据不断的归纳总结,找出规律,以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感性认识,树立因地制宜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
2、教学难点:影响自然灾害损失大小的因素;
自然灾害损失的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说出自然灾害损失存在的地域差异;
②能区别自然灾害损失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
③能通过数据、图表等材料并采用比较法分析出自然灾害存在的时间与空间差异;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使用百度指数等大数据,归纳出“自然灾害损失具有地域差异”这一特点;
②通过2016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区别自然灾害损失的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
③通过分析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有关数据,掌握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状况及变化趋势,并能简单分析其变化原因;
④通过阅读《20世纪中国部分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以及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损失的有关案例,归纳出自然灾害损失具有的空间特点,并能结合环境特征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采用大数据分析,了解自然灾害损失存在的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进一步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时、因地制宜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
②通过对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损失较严重地区相应治理措施的讨论,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六、教学方法与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