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鲁教2003课标版《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一、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学情分析
刚上高一的学生,学习了第一章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训练了同学的空间思维,基本认识到世界上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第三章水循环要进一步加强同学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强化地理的空间思维和读图能力,为以后地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完全,需要直观教具的帮助。
三、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示意图介绍了水循环,但没有有明确说明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课上需要画出更直观的简图;然后以活动探究形式说明水循环所产生的影响;最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需要归纳总结。
四、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画出水循环示意图; 2、认识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3、了解可利用淡水非常少;4、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干预。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整理陆地水类型,注意淡水资源的稀缺;
2、通过读图,让同学理解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3、通过FLASH动画,老师解释水循环的过程,并让同学画出水循环示意图;
4、 同学们通过看书讨论得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同学们理解并记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明白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和变化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 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认识到水资源的稀缺,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3、通过水循环的过程和探究活动,建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科学理论;
4、通过运用水循环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画图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难点:水循环中能量的转换及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
六、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PPT、地图册、投影仪、水质检测仪
七、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采用读图分析法、案例讨论法、比较归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