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鲁教2003课标版《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1、试卷分析:
这份综合练习,题目覆盖面比较广,题型较新,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与平时的练习略有不同,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相比较而言,试卷的难度偏大。
2、学生练习分析:
通过学生练习,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趋于表面,只要知识点呈现方式发生变化,学生就感觉无从下手。
例如:1-2两题,一个“红月亮”,学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忽略了题干中前半部分的“当地球、月亮和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时,月亮走进了地球的影子,会出现这种红月亮现象”,其实就是告诉学生是月全食的现象,学生理解不了,所以解题思路短路。
3-4题,平时考试,多是呈现地质构造图,学生从岩层地点弯曲方向就可以判断背斜还是向斜,该图绘制的是一幅地形剖面简图,以岩层的新老关系呈现,学生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就无从判断地质构造,只要稍加点拨,就忽然开朗。
5-6题没有问题。
7-8题,考的是锋面气旋,学生多能做好。
9-10题,10题,学生忽略了题干中的首句“华北地区7、8月份降水量与同时期副高的脊线的纬度呈正相关”。
11-12题,学生忽略了图中的经纬网以及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13-16题,没有问题。
17-18题,学生忽略了临近的区位原则。
19-20题,让学生复习气候分布的规律和非地带性。
21-22题,没有问题。
23-24题,对于新兴工业区,新教材删除,学生不理解,错误率比较高,所以在分析时应多加补充。
24-26题,25题学生多数选择D,原因认为通过青藏高原,应该是“气候高寒,冻土广布”,但学生忽略了该线路主要穿过喜马拉雅山地,主要是地形和地质因素的影响。
教后反思:
最后阶段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知识点的应用上,让学生学会逆推解题,由结论查找相关的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和地理解题能力,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