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二《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教案优质课下载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又通过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对自然地理知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体系。该部分内容较多,且不同模块的知识能力目标不同。为促进学生的独立分析区域的能力发展,对城市区位知识将选择教师引导读图法,归纳总结法、列表法,对于难点区位因素的选择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列表教学法,帮助学生知识建模。
分析地理事物的区位因素为高中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学习方法。在此之前,还未学习高中地理人文部分的工业、农业等内容,学生对人文地理的区位因素还很陌生。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相对较难一些。对于城市区位的分析,单靠本节课的学习,的确使学生对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还较弱,具体表现在对同类事物的分析上抓不住要点,如:宝钢、鞍钢与克拉玛依都属于矿业城市但影响其形成的区位因素是有差异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案例的选取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高,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而为夯实基础知识,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
一、阅读分析图 “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从学生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入手,引出城市区位话题。板书:城市区位于城市体系,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区位?城市区位指的是什么?
课前按4人一小组做好小组分配(由组长负责主持、记录员记录、汇报员做好总结汇报准备),事先在校园网上查找资料。课上由每组的汇报员在班级里汇报,进行交流结果的分享。
了解学生疑惑,老师详细讲解区位以及城市区位的含义。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文字资料和分析图形,探究影响城市区位因素
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关于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作用,提问学生①为什么世界古文明发祥地都在河流沿岸;而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非常密集?②武汉、重庆流汇合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了解课文中河流如何影响城市区位。多媒体展示图片,老师点拨河流可以提供供水、运输、军事防御三大功能。
二)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地理问题,看课本图 “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和图2-2-2“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思考:①世界大多数城市分布在怎样纬度,怎样的地形?②请说说有那些因素对城市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求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课文,从图形找出世界大多数城市地理位置分布的共性特征,从中挖掘出地形和气候对城市区位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老师在给出一个误区“凡是平原地区城市一定密集,高原、山区城市一定稀疏”,加深学生对“地形和气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地理问题,看课本图2-2-2“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提问:那我国的包头、攀枝花、大庆、克拉玛依等没有地形、气候、河流优势,为什么会形成城市?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了解矿产对城市区位也有影响。与此同时,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河流、地形、气候、矿产。
四)利用课文知识窗:格尔木的兴起创设问题情境。思考:怎样理解交通对城市的重要性?结合生活,格尔木的前后变化,使学生逐步认识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老师再补充石家庄、株洲等一些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印象。
五)多媒体展示扬州图片,提问:扬州的几度兴衰说明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历史知识及日常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城市区位区位因素也会发生变化。老师详细讲解城市区位因素的发生变化,哪些因素影响作用在减弱,哪些在增强,哪些始终产生巨大影响。
四、综合运用
多媒体展示武汉市的地形政区图和气温、降水数据,引导学生分析从城市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分析评价武汉市区位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老师利用武汉市这一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现场检测,高度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五、小结
1、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并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归纳总结的结果。
2、利用网络资源搜寻有关城市区位地理试题,检测学生的课堂效果
3、同学们谈谈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设计的问题情境以及课本图文资料链接到相关教学资源(图片、案例、网站、生活经验),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地理问题、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丰富地理课堂
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
评价表
对学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