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节地质灾害》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2018年初,《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正式颁布,它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具体而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它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新课标的始末。为贯彻实施新课标,江苏省决定对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按新课标的要求来进行教学,不过,由于新课标的内容和以前相比,有调整和更新,而且针对新课标的新教材尚未编好,所以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来仔细斟酌所要教授的具体内容。借一次公开课的机会,笔者选用新课标中地理1的第11条课标,即“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来组织教学,并且最后经教研组讨论决定选取“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地震”来作为公开课的授课内容。
二、教学思路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常见的灾害之一,它的发生主要和地下深处岩层的活动有关。本节教学内容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之后,引导学生在内力作用的知识铺垫下,思考地震发生的原因、分布、危害及防灾减灾措施。由于中国四川地区地震多发,且学生对其熟知度较高,据此笔者选用2008年四川省的汶川地震作为串联课堂的案例主体,来探讨在地震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地震与防灾减灾,说到地震,同学们会想起哪一次地震?
生:……
师:汶川地震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它给我们带来太多的伤痛,地震发生后,家,没了,那个疼你爱你的人,也不在了。我们来看一段当时的新闻播报视频(视频中,女主播含泪念出了一长串的伤亡数字——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师: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我们有必要思考,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它的危害有哪些?我们能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对汶川地震记忆犹新,用真实的地震播报做导入,能够将学生迅速地带入地震情境,引发学生的共情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且为之后教学内容的顺利展开做铺垫。
2.新课学习
(1)思维碰撞——思考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师:地震的种类很多,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等(分别用图片展示,图片略),而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最大的地震是哪一种呢?
生:略
师:构造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最大,所以下面我们讲的地震都是指构造地震。
学生活动1:阅读材料一,思考岩层断裂或错位的形式有哪些?
材料一: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当物体,如岩石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会产生一种抵抗力,这就是应力。地应力就是出现在地壳中的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累积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构造地震。
生:思考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岩层断裂或错位的形式
设计意图:本部分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一个环节,同时引导学生对已学的地壳运动的知识进行回顾,并结合地震的发生过程,对地震的成因形成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的展开奠定基础。
转承:通过活动1,我们知道了地震的发生过程,那么为何汶川所在的四川省地震频发呢?除此之外,中国还有哪些地方地震多发?世界地震多发地的分布点是否有共同特点?
(2)材料分析——分析中国何处地震多发
学生活动2:读材料二,思考中国及世界地震多发地在哪?其位置有何共同特征?
材料二: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岩石圈),岩石圈可分为6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
图2 2018年1-10月中国地震频次分布图 图3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