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2.课标解析
课标的对象是地貌,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和成因。地表形态的变化,与如下知识点有着紧密联系: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是通过板块构造学说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第三是通过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作用进行说明。
课标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地表形态的成因以及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结合教材内容的布局,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在讲解内外力作用,特别是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成因时没有从板块构造以及纯粹的地质构造这两个方面入手,避免了板快构造、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等相关概念的交错,从而导致学生的认知体系凌乱的局面。而是化繁为简将内外力作用按照能量来源来划分,这样可以避免和相关章节知识的混杂,也方便学生认知体系的构建。因而本课也将遵循这一思想,来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内容组织。本节重点讲述了三个问题,一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导力量──内力;二是对地表形态起“雕刻”作用的外力;三是在内、外力作用下的地壳物质循环。
在第一部分中,教材介绍了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在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中又重点介绍了地壳运动,分析了地壳运动的两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阐述了两种运动的相互关系。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在第二部分中,教材介绍了外力作用的概念、能量来源、四种方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是第二部分内容的重点。
在第三部分中,教材讲述了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是地壳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因此,在介绍地壳物质循环时,教材首先阐述了二者的相互关系,即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地壳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互转化。这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以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为基础的地壳物质循环,难点是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
2.案例1的设计意图。教材在介绍内力作用时讲到“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对此,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为了加强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教材中安排了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和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的案例,一慢一快,让学生对内力作用进行速度的慢和快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
3.“活动1”的设计意图。第一个题目,让学生通过解读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上海生动物钻孔痕迹,分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近1700年间地壳的升降变化,认识地壳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地壳运动具有长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第二个题目,让学生结合初中学习过的中国地形的内容,分析山脉对我国大地构造格局形成的作用,从而体会教材中强调的“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4.图4.3~图4.6的设计意图。在外力作用部分,教材通过文字分别介绍了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对于它们形成的不同的地貌形态,不能给予直观的表达。为此,教材用四幅照片,分别将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展现出来。海蚀陡崖和冰斗等是典型的侵蚀地貌,体现了流水和冰川的侵蚀作用;沙滩和蛇形丘是典型的堆积地貌,体现了流水和风力的堆积作用。教材中的这几幅图只是举例,学生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地貌形态,教学时应鼓励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并初步尝试分析其成因。
5.对“地壳物质循环”的内容要求。这段内容更多地承载着科学观的教育。通过“地壳物质循环”的学习,培养学生关于物质是运动的、变化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图4.8“地壳物质循环简图”表达了这段内容的核心思想,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读懂这幅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内部的岩浆通过上升冷却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以及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和未风化的岩浆岩,在地壳一定深度,经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在地壳深处发生重融再生作用,被高温熔化,形成新的岩浆。还需要说明一点,岩石要实现转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内力作用促使地壳上升(隆起)和下降(凹陷),另一个是外力作用对岩石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否则循环将难以进行。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认知心理分析:这部分内容针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深度,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较强、思路清晰严密的特点。同时,他们也具有了较强的应变能力,在学习上的自理能力强,能够把握抽象事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关的活动,开展讨论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识水平
2.学前基础知识:通过初中地势和地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对相应地理名词的认知、地理概念的了解和地图的识别能力,同时也对地表形态的形成有了初步的知识。有这些知识作基础,可以顺利的进行本教学。
[教学思想及教学模式选择]
通过前述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情况分析,我门可以发现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以程序性知识为主,难度适中,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在初中学过相应的基本知识,结合学生现在的认识心理特征以及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认为本节课应以以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即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为指导,结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桑代克的迁移理论、加涅信息加工理论以及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2)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3)建立内力和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4)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