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1《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教案优质课下载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于营造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已有了深入地了解,为研究本问题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学生 已经初步具备了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采用问题研究的方式锻炼学生对于实例的分析能力。为了探讨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本章在分析了内力和外力作用之后,又以崇明岛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探讨在河流和人为双重作用下,地表形态的发展演化。教材结合三个知识拓展资料来帮助学生完成对崇明岛未来情况的预测。
但学生对资料2的分析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要读懂崇明岛的变迁 图,根据不同时期崇明岛的位置和形状进行描述。引起崇明岛变迁的原因可以从河流的流量、河流的含沙量、岛屿本身的泥沙堆积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资料3主要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地貌的改造利用规模和深度逐步增加,人类活动已成为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会将自然和人为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
教学建议:
1.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建议做一个模拟试验,在一个狭长的水槽中,用沙土堆出山脉、河谷、平原、大海等地表形态,让一定量的水从山上流下来,观察泥沙在下游和河口的堆积情况,然后重复上述实验,直到有冲积岛形成。
2.冲积岛发育于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它的形成不仅仅与流水有关,而是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建议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明确阐明这个观点。
3.对资料2的分析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年代和崇明岛的位置来加以分析。从图中可以发现,在1101年前,崇明岛是一个小岛,而后分为南北两岛;南岛由西向东迁移,三易其位;北岛由南向北发展,四易其位;两岛于1530年前后合并,并向东迁移,于1583年形成现在的崇明岛;总体趋势是不断向海迁移。
4.对于资料3,建议教师让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其中,问题1的答案是: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围垦滩涂、使崇明岛的面积不断增加;问题2的答案是:围海造陆扩大了人类的生存范围,但对自然环境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改变了河口地区水流的速度和方向,改变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等。
5.对于崇明岛的未来,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崇明岛的变迁历史和发展现状来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原因,培养进行地理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最后对地理事物的发展作出预测,应该说这是问题研究的较高层次。
教学目标:
通过问题的探究过程,培养学 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自主 探究的能力。
通过案例研究,学生 理解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形成与变化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过程,树立学生辩证的分析问题的世界观。
重点难点:
地理思维过程的形成,探究问题能力的提高。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结合 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课前准备】
1.教师根据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
2.布置任务: 阅读教材的131-132页,收集崇明岛的相关资料(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形成原因等)、分发教师所准备的资料。1.约每6个人一组,全班一共八组。
2.收集崇明岛的相关资料学生亲自动手收集资料,培养学生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能力。【情境创设】教师展示1000年前崇明岛位置示意图、现 在崇明岛位置图。仔细观察教师所给资料。为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做铺垫。【教师设疑】崇明岛是怎样形成的,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学生进行材料阅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结合资料1、2、3分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