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本节内容是第五单元第二节内容,学生学完了前四章内容,已基本掌握了气候、生物、土壤、水文和植被等地理环境要素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读图、讨论和思考,应该能得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地域差异性。但地域差异性的分异规律对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需联系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整体理解。如将“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进行比较,并找出内在联系,加强理解,同时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作为高三的学生,基础的知识已经掌握,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对各模块的知识点有所总结,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答题技巧。所以对于简单的内容可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上课时可适当增加一些难度。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板书法、比较法、归纳教学法、举例法、图文转化教学法等。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比较学习法、归纳总结法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陆地自然带,掌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掌握世界某些区域因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非地带性规律。
(3)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景观图对三种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进行整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通过典例,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2)利用解题技巧的训练,增强学生高考的信心。
教学重点
1.陆地自然带的形成。
2.陆地自然环境的三大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难点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