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三节城市化》优质课教案下载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3.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城市化的含义以及衡量的重要标志。
2.正确认识城市化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3.掌握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促进了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我们美丽的家乡淮南也正处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城市的发展历程,去探求城市化给我们带来的变化。
投影展示:淮南市的旧貌和新颜;淮南市发展的有关资料。
(二)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城市化
结合图片展示的淮南市信息和学生课前预习,学生回答:
1.城市化的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的表现: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提出问题:在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中,哪一个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主要的标志?
〔学生活动〕:判断几个学生的观点正误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总结: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过渡〕:在19世纪初全球仅有2%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了21世纪初就上升到了55%,这意味着已经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目前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长。城市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吸引人口不断进入,或者说为什么会发生城市化?
3.城市化的动力:推力和拉力
请学生结合教材和图2.17说明:什么是推力和拉力?各自包括哪些因素?
归纳:推力:促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如: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②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③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拉力:吸引人群进入城市的因素。如:①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②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③文化设施齐全;④交通便捷。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使人口离开乡村进入城市的最主要原因: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过渡〕:城市以其巨大的吸引力促使人群进入城市,去工作、学习和生活,城市正一步步影响着我们。城市化又带给我们什么变化?请学生结合预习回答:
4.城市化的意义:①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②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③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得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