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2《章节复习与测试》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4.了解可持续发展的产生、概念、内涵及原则。
5.学会将“环境观”和“发展观”相统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自主学习】
1.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环境问题采集渔猎时代被动适应环境无环境问题农业文明主动适应环境局部出现环境问题
( 破坏为主)工业文明主宰自然环境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破坏、 短缺、环境 )
2. 时代,人类对人地关系出现了科学的萌芽。如我国古代《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以及不可“杀鸡取卵”等。
3.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年,,《 》报告中提出。
1992年6月, 大会上通过的《 》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由 走向 ,并为全球开展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指导性框架。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内涵:
原则:
【案例探究】:
一、正确认识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
一方面:
另一方面:
二、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
1.农村地区:人们主要从事 生产,环境问题主要是 破坏;
城市地区:人们主要从事 生产,环境问题主要是 破坏。
2.发达国家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过分消耗资源所到来的 问题;
发展中国家由于存在 和 的双重压力,再加上发达国家的污染转嫁,所以不仅有 环境污染 还存在严重的 。
三、认识可持续发展
该系统图中: 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最终目的; 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要使能够可持续发展,离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