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地理教材同步人教版选修1 宇宙与地球第二节 板块构造学说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优质课教案下载

阅读专栏“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初步体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通过观看flash动画及视频、阅读“世界地形图”与“板块边界示意图”,判定板块边界类型及其对应的地貌形态,提高读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的学习,感悟科学探究的无止境、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科学质疑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会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建立起地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板块的名称、分布,板块运动的原因、造成的影响)教学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裂谷、海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高大山系的成因。教学方法讲授法、地图法、讨论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地图册。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环节教学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导入导入设置问题,通过激发学生好奇心导入新课:

1、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发现煤层。

2、台湾海峡底部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3、据测量,东非大裂谷仍在展宽,而地中海的面积在逐渐变小。

再看这张图,这是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形图,看到这张图,大家有什么想法吗?(手勾勒出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但是当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特定的人相结合,则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

接着给出魏格纳在医院观察病室墙上地图的图片,引入本节内容。

哦,很好,有同学注意到了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他们看似原来是在一起的,那么又是什么力量把他们分开了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开这些谜题,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板块构造学说。(写下板书: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观察图片,大胆质疑,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8'新课教学

一、大陆漂移学说刚才同学们发现大西洋两岸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可以拼合在一起。其实,早在1910年,德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天文学家魏格纳卧病在床,看着眼前的一张世界地图,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并且提出了他的假设,他认为大陆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水平移动。课件展示大陆漂移学说内容(写下板书:一、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是从哪几方面来验证它的假设的呢?

下面就请大家把学习任务单拿出来,一起来完成任务一,找一找大陆漂移的依据。(2分钟)

刚才大家基本都总结出来了,我们把大陆漂移的依据归结为4点:分别是大陆轮廓吻合,现存生物证据古生物群证据,古冰川连续和地质构造连续(北美东部阿帕拉契亚山脉向北消失于纽芬兰海滨,年龄与地质构造相当的山脉则发现于不列颠群岛和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以及地理古磁极证据。

很好,接下来我们来总结一下这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让学生结合笔记,教师口头总结)

那么,看似已经很有说服力的大陆漂移学说为什么还是得不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呢?大家再想一想,刚才我们所讨论的证据只是证明大陆曾经发生过水平移动,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大陆漂移呢?也就是说大陆漂移的原动力是什么呢?这一点就是大陆漂移学说无法解释的地方,尽管魏格纳也曾提出它的观点,但都因为这些力量太小不足以推动大陆的漂移而被否认了。直到魏格纳的去世,大陆漂移学说也渐渐销声匿迹。但是,他所提出的“大陆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水平移动”的观点还是得到了大家普遍的认可,他那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的。思考体会大陆漂移的一个大致过程;读图,获取有用信息并归纳10'二、海底扩张学说(一)洋底地形那么,大陆漂移的原动力究竟是什么呢?科学的脚步并未停止,到了20世纪的50年代,随着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了海洋,科学家们首先利用声纳技术探测出了洋底的地形。

这是一张大西洋底的地形图,我们看到这中间地势最高的就是海底山脉,我们称之为大洋中脊或者是海岭;而旁边靠近大陆地势最低的地方我们就称为海沟。可见,洋底的地形是中间最高,旁边靠近大陆处最低,这是如何形成的呢?读图观察,产生疑问引起思考(二)海底岩石年龄分布规律为了更深入的研究,科学家们又收集了许多海底的岩石,结果又对这些海底岩石的年龄有了新的发现。这是一张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图,看着这张图,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抽一位同学回答。首先看看图例,我们会发现海底岩石的年龄一般都不超过(2亿年);再看看岩石年龄的分布规律,呈(对称分布),且离洋脊越近年龄越(轻),好,这里我们就产生一个疑问了,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我们陆地上的岩石有些有超过38亿年,而海底的岩石年龄都不超过2亿年,那么,更早年代的岩石去哪里了呢?这和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规律、海底的地形分布有没有关系呢?读图,找规律

思考(三)海底扩张原理经过科学家们长期的数据分析,终于在20世纪的60年代由美国的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共同提出了一个可以解释这些现象的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写下板书:二、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问世也使大陆漂移的原动力问题在海洋上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接下来呢就请大家拿出学习任务单,首先完成任务二的第一、第二小题,如果觉得有难度可以同桌之间讨论一下,一会儿请同学上黑板来画一下。(画板图,学生讨论、上台画)大家都画对了哦。

教师总结海底扩张学说的观点:地幔物质沿海岭处上升在顶部的开裂处涌出,遇到海水冷凝成新的洋壳,同时,将老的洋壳向两侧推移,直到老的洋壳碰到了陆壳,由于洋壳的密度大,位置低,便俯冲到陆壳之下,形成海沟,然后插入地幔,重新熔融成地幔物质,如此的一个往复过程。而推动大陆漂移的原动力就是我们最初画的地幔物质受热上升,遇冷下沉所形成的这个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所以我们也得到一个结论:(海岭)是洋壳的诞生处;(海沟)是洋壳的消亡处。

这就是海底扩张学说的贡献之所在,它不仅为大陆漂移学说找到了原动力,而且这个说法也为后面的板块构造学说奠定了基础。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思考交流17'三、板块构造学说1968年,由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等人将海底扩张学说的基本原理扩大到了整个地球岩石圈,同时又吸取了大陆漂移学说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站在两个巨人的肩膀之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写下板书:三、板块构造学说)那么什么是板块呢?板块分布在哪里呢?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是什么呢?板块运动又造成了什么后果呢?让我们一一来揭开这些谜题,首先,什么是板块?承上启下,看到了新的一页内容,思考(一)板块的定义教师用板书手绘地球内部圈层分布图,地球内部圈层从里向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其中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软流层,其中的物质呈熔融状态,被认为是岩浆活动和地震的主要发源地;岩石圈就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地壳的部分(写下板书:板块的概念)。由于岩石圈并非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说,岩石圈是由若干刚性板块所构成的。看图,理解,有一定新的联想(二)板块的分布那么,全球共分为哪几大板块呢?请大家阅读书本44页的“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

大家再看看哪一个板块几乎是被海洋所覆盖的呢? 我们把几乎被海洋所覆盖的板块叫做大洋板块,而把既有大陆又有海洋的板块呢就称为大陆板块。因此,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印度洋板块其实是大陆板块。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还有唯一一个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且这些板块都漂浮在软流层上(写下板书:2.基本内容 1)六大板块)。看图,记忆,自己学习读图(三)板块的边界类型那我们再来仔细来看看这张图,除了板块的分布、名称之外,我们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哦,同学们注意到了板块的边界,而且这个边界有两种颜色,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板块边界类型,分别是(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那么这两种边界有什么不同呢?又会产生什么后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