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背景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课程标准是“读图认识世界海洋的分布大势,了解海与洋的区别。”根据课程标准,从两方面设计本节课内容:首先,学生阅读课本及图册,依据导学案的指导,形成对海洋、海、洋、海峡、海湾等概念的基本认识,其中“海与洋的区分”、“四大洋的分界及基本情况”“海的类型”是重点内容;其次,通过小组活动,发散思维,学生寻找相关资料并组织语言描述各海域周边地理环境特征,潜意识中把本节课与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块进行知识链接,培养综合思维能力,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情况分析:从知识层面来看,学生对海洋并不陌生,但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理解,且对于现象的思考不够深入。从能力层面来看,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认知能力,能够完成一般的阅读要求;另外,学生有较强的探索欲望,通过小组合作、组内分享等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热情;但由于认知水平、生活阅历有限,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分析在思维深度和广度上还是有所欠缺,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
所以本节课在设计上采用阅读、观察、设问、合作、表达、反思等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探究,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教材、图册、学案、课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设问观察法
教学细项
项目名称具体内容设计意图教学目标1.阅读课本,了解海与洋的区别、四大洋的基本情况;知道海的分类,知道海峡、海湾。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
2.读图,举例说明某个海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知识链接,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教学重点阅读资料,了解“海与洋的区分”、“四大洋的分界及基本情况”、“海的类型”等。教学难点查找资料并描述各海域周边地理环境特征,进行知识链接,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教学过程1.图片导入。洱海、里海都不是海,那什么是海?反差认识,抓住好奇心,激发学习热情。2.阅读理解。阅读资料,完成导学案基础练习,并概况总结:①海与洋的区别。②四大洋的分界及基本特征。③举例说明海的类别。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完成本节课重点内容教学任务。3.小组活动。①全班分四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②依据本组区位,每位组员起代号,以海洋命名,不得重复。③研究自己代号所在海域,概括描述周边地理环境特征。④组内分享,每位成员轮流发言。进行知识链接,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明确分工,落实任务,力求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训练提升。培养小组合作能力。4.应用提升。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2)里海有可能重新成为海洋吗?请说出你的观点并分析理由。紧扣本节内容提出设问,检测对“海与洋的区别”掌握情况。巩固基础,提升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5.小结。学生回顾、记录本节高频词语,并思考其中联系。关键词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板 书 设 计
作 业 反 馈亮点:
看到地图上准确的标注以及布满A4纸的便签,说明同学们都能够认真思考,积极完成作业。
在导学案里,部分同学能够把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点用横线标注,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是综合分析的起点,棒棒哒!
部分同学的作业出现改动的痕迹并且旁边有简要分析标注,说明该同学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了反思,分析标注也反映了他的做题思路。尝试表达做题思路,是提高我们做题准确率的好办法,这些同学棒棒哒!
在上课开始前,同学们已经自主完成分组,并且创新地利用书本当支架把“组牌”立起来,这种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值得表扬!在组内的分享过程中,每位同学都能够积极发言;组内成员相互提出改进意见,同学们也接受了相关建议并作出改进;每个小组都有组员负责记录、标注,汇总上交,小组分工明确。以上这些都表明了大家的小组合作能力,棒棒哒!
改进:
作业中提到了“上下左右”、“反时针”等字眼,或许我们应该用“东南西北”、“逆时针”来描述更为准确。
波斯湾西海岸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海属于北冰洋的边缘海?是“中美洲”还是“中美地峡”?请同学们讨论过后跟老师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
思考:
位于南半球中高纬度的海域风大浪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同纬度的北半球海域为什么没有风大浪高的描述?
什么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它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征?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区别?)
巴伦支海冬季会结冰吗?为什么?
楚科奇海夏季多雾,冬季多暴风,请分析原因。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以生为本,教师为辅,课堂绝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学生,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适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本着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训练提升的目标,让每位小组成员都在组内发言。虽然教师只能每个小组抽取一两位学生进行当堂关注和引导,但是课堂上本就一对多的关系,老师不能关注到所有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由教师设置场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其能动性,就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和课后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进行问题设计和作业分析。
广大、连续、相通、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