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优质课教案下载
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 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稳定性、易损程度、灾情。
教学难点:运用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灾情的作用及原因。
教学过程:
微课复习
主要的自然灾害 2、受灾体
视频导入
2019年4月17日,位于沈阳市郊的棋盘山突发山火,该次山火系某张姓村民耕种烧荒引起的。
过渡:棋盘山山火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此次灾害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那么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吗?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对自然灾害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讲授新课
展示本节课目录、学习目标。
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问题探究:阅读教材18页第一、二段,思考两个问题: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增加地表的稳定程度?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破坏地表的稳定程度?
师生总结:(1)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可以增加地表的稳定性。
如:修水库,减少洪涝灾害发生。
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2)破坏生态环境,会破坏环境的稳定性,导致自然灾害多发。
如:破坏森林草场,洪水、沙尘暴加剧。
过量开采地下水,诱发地震、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