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物理教材同步教科版必修1本章小结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本章小结》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材

书名:物理必修一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年11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本节课将重点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经过理想化抽象出物理模型的建模过程,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并用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节使用的教材是教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2章第5节。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图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相关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力的运算法则。本节课从一个震撼的放飞超大风筝视频入手,先建构模型,借助这个模型介绍相关各概念,运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定性分析了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逐渐渗透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观念,然后在递进问题启发下,学生完成科学探究过程,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学生切身体会合力与分力之间的量值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代数运算,而是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普遍的矢量运算法则。对培养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起到积极的作用。“力的合成”这一节为后续的速度、电场强度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对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的基本方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学生情况:

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等物理知识和有关平行四边形的几何知识,但是他们刚刚接触矢量,对矢量的运算没有任何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生活经验可供借鉴,他们习惯于标量的代数运算,即使学习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也不涉及到矢量运算,而是通过规定正方向将矢量运算变成了简单的加减问题,没有触及矢量运算。同时有些学生几何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往往不习惯,学生构建模型也是难点!

意识到学生在这些问题中的困难,本节课引课从放飞大风筝开始,引导学生从实际风筝中取出一对对称的力来研究从而简化问题,建立物理模型,学生经历这个实物到模型的构建过程,初步了解简化和理想化的模型建构过程,提高了科学思维。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本节课的一个核心内容,本课以拉伸橡皮筋实验为研究载体,不给学生设计具体明确的目标和路线,而是以问题引导学生自己猜想、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展示实验结论、同学质疑、改进实验方案、实施、再质疑、再改进、最终形成完整有效的实验方案完成探究,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真正的探究过程,提高了探究能力。

学生在核心内容中的实验进阶有以下三处进阶难点:

(1)对“等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理解及“等效”在橡皮筋伸长中的具体体现

(2)从关注描述力的大小转移到关注描述力的方向

(3)如何描述力的方向并用力的图示把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准确描述出来

针对阶(1)教学策略是:观察一端固定的橡皮筋被拉伸,学生小组讨论,再亲自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后到黑板展示,其他同学点评、质疑、改进,最终提出简单准确的保证等效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想用尺子量两次橡皮筋的长度相等来保证等效,同学质疑:测量存在误差,很难保证两次相等,还有向不同方向拉橡皮筋相同的长度是否“等效”?最终同学提出记录橡皮筋固定端和末端位置(用笔点点)来保证等效,采用不同的拉伸方式,只要保证橡皮筋的固定端和末端位置不变,就保证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也就是“等效”,实质是力的作用使橡皮筋发生了相同的形变,熏陶了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观念。这样通过点点的方法既简单又准确,保证了不同施力方式的“等效”。

针对阶(2)教学策略是:学生开始对合力与分力关系的猜想还是基于标量的概念,只猜想合力与分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合力是分力之和?合力与分力大小相等?等,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过多干涉,学生设计实验、小组讨论、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发现找不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规律,这时提示同学,大家实验中每组同学两分力的夹角各不相同,每组同学得到的合力分力关系也各不相同,所以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还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能想到跟力的方向有关,除了要记录力的大小,还要记录力的方向。如果还分析不出来要记录力的方向,就提示同学力是矢量,我们刚才是不是忘记了什么重要因素没有考虑?相信同学能成功突破难点,成功进阶。

针对阶(3)教学策略是:给同学充足的时间讨论,发散思维,同学小组讨论,想出很多办法,一一展示,其他同学质疑改正,最终形成简单准确的记录方法。如:其中有一位同学的父亲是木匠,他就想到把线涂上颜料,用弹线的方法记录力的方向,此时同学质疑,拉起线的同时橡皮筋末端位置发生变化,不能保证等效了,再有,线弹到纸上的位置也不一定是刚才拉起线前线的位置,这样记录不准确。等等。经历这样的发散思维想办法、质疑、改进、最终形成简单准确的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方法,相信学生能成功进阶。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合力、分力、共点力、力的合成等概念的构建过程,学生明确等效的概念并体会这是物理学中一种研究方法——等效代替法,逐步形成物理观念

2.学生通过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具体过程: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获得证据、小组交流展示、同学质疑改进、交流分享,最终形成一致的结论等环节。

3.学生通过获得实验真实数据的过程逐渐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力的合成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过程体会学会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